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内 女孩一锤砸出5亿年前三叶虫

21.08.2016  15:34
第七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昨在宁开幕,古生物博物馆设计了一场“砸化石”体验活动。 - 新浪江苏
来源: n.sinaimg.cn
第七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昨在宁开幕,古生物博物馆设计了一场“砸化石”体验活动。 第七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昨在宁开幕,古生物博物馆设计了一场“砸化石”体验活动。

  昨天上午,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里,传来一阵阵敲击石头的声音,小到5岁的幼儿园宝宝,大到78岁高龄的奶奶都半蹲在地上,戴着手套和护目镜卖力地砸着。原来,第七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昨在宁开幕,古生物博物馆设计了一场“砸化石”体验活动,每一块石头都是研究人员挑选过的,上面隐藏着数不清的三叶虫化石。这种互动体验科普方式,也轻松地将科普寓教于乐。 通讯员 陈孝正

  扬子晚报记者 胡林 文/摄

   数百名爱好者参加盛会

  据介绍,第七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昨天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拉开帷幕,专家们将交流的平台设置在古生物博物馆,邀请不分年龄的化石爱好者以体验的方式,进行一次化石知识的科普,数百名化石爱好者从全国各地赶来,参与这难得一见的化石盛会。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洪河介绍说,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最早在2006年召开。最开始是古生物学界业内专家的交流聚会,到后来,不少化石爱好者慕名而来。随着参与人数的不断增加,专家们意外地发现,不少业余的收藏者竟也发现了一些珍稀化石,而一些普通市民也对化石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邀请这些化石爱好者一起来参加。

   他收藏了六七千颗雨花石化石

  “我们有全国化石爱好者带来自己收藏的化石,在这里也可以做一个展示,也是弥补了我们博物馆收藏的一些内容。”徐洪河说。记者看到,在古生物博物馆二楼的走廊上,不少化石爱好者支起了自己的展览摊子,骄傲地把自己的藏品向大家展示。

  南京收藏者汤征一亮相,就吸引了几乎全场的目光。红色的、绿色的、蓝色的,一颗颗带着特有纹路的雨花石呈现在大家眼前。汤征有些自豪地介绍,这些雨花石都是化石,这颗颜色青翠欲滴的是植物化石,白色的是木头化石,两块艳红色的雨花石上鹦鹉螺的样子清晰可见。汤征告诉记者,其实学界对雨花石是否是化石一直颇有争议,但是他给专家看过了,专家也十分震惊。

  据汤征的了解,目前雨花石化石还只在南京发现过,他笑着说,如果真的确定了雨花石化石的存在,也算是给南京做了一份贡献。“我本身对它十分好奇,所以十几年来就专门收集它们,目前我手里面大概有6000-7000颗吧。

   一锤子居然砸出三叶虫化石

  昨天上午10点,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里的一块空地上堆放着不少石头,原来这是工作人员专门从湖南湘西给大家采集了4.5吨的三叶虫化石,市民可以在这里挖、砸,体验一下科学家考察的经历,不少市民兴奋地围在这边体验。

  “砸到了!这边有一个,这边也有一个大一点的,这边也有一个小虫子的翅膀。”一位正在砸化石的市民喊道,记者看到,这只小小的三叶虫也就直径三四毫米大小,但看起来轮廓非常清晰,头部扁扁,身体正如同它的名字,像三片窄窄的叶子合并而成,摸起来有明显的突起。

  现场专家介绍说,这批三叶虫生活在寒武纪早期,距今约5.2亿年。专家们通过仪器发现,三叶虫化石的消化道中含有沙粒,推测出它们生活在当时的浅海,靠吃海底沉积物中的藻类为生。听说这只小小的虫子居然有5亿多岁,市民们发出惊叹声,赶紧又卖力地开始砸自己手中的石头。

   互动式体验让科普更生动

  徐洪河研究员介绍说,以往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是专家的交流聚会,而现在,随着大会设置一些互动体验类活动,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也加入进来。这次大会特别设置了砸化石和化石修复体验等活动,就是一次化石知识的科普。工作人员还专门花了两天两夜时间,把4.5吨化石原石从湖南运到南京。

  科普专家龙晓红表示,科普大多是以静态的方式出现,比如各类科普展览,又或是灌输式,比如各类科普讲座等,虽然受众颇多,但效果并不好。而这次南京市民对于砸化石活动的热情可以看出,市民很愿意参加互动体验类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