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起江苏取消医院制剂政府定价自主定价
江苏省物价局近日下发通知,自8月1日起,取消原政府制定的医疗机构制剂价格,医疗机构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兼顾患者的承受能力自主合理制定价格。
物价部门一纸通知,能否挽救医院制剂“日薄西山”的颓势?
专家介绍,医院自制药剂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我国制药业落后,不能满足一线用药,医院就自行研发药物,因疗效好、价格低,赢得患者口碑。南京大医院家家都有自己的制剂室,特别是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等都是制剂生产“大户”。近年来因药材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更新改造成本上升,使用量又有限,不少医院已经放弃了制剂的生产业务,生产医院由当年的20多家,削减至几家中医院和专科医院仍在坚守。江苏省中医院目前仍是保留医院制剂最多的医院。该院有关专家说,制剂无利可图,医院之所以仍在坚持生产,主要是保证制剂传统工艺不能“断了香火”,这都是先辈前贤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过去小孩咳嗽、咽喉痛等,到医院医生开一种自制的糖浆,喝上二三天准好。”家住南京凤凰西街的刘奶奶,至今仍对南京一家医院自制的“糖浆”印象深刻。如今有了第三代,3岁的孙子每每感冒咳嗽,到医院看病要么开一堆西药,要么干脆挂吊针,不仅费用贵,而且疗效也不如她印象中“糖浆”效果那么好。其实,近年来医院里消失的,不仅仅是刘奶奶记忆中的棕色“糖浆”,像大家耳熟能详的有江苏省中医院的肺宁合剂、清幽养胃胶囊、中科院皮炎所的硅油乳膏、南京儿童医院的“抗601”……也不知不觉地消失在南京市民们的记忆里。
“医院制剂衰落,物价部门定价定得太低,有的甚至连成本也不够,导致医院无利可图,不愿意生产是重要原因之一。”省中医院药学部主任姚毅表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制剂只能在本院内凭处方使用,不能在医院之间、院外流通。此外,制剂属非正规药品,医保不能报销,患者要自掏腰包,这也限制了医院制剂的发展。还有专家表示,近年来国家对医院制剂生产环境、生产工艺等管理越来越严格,而医院制剂多源自师承的经方、验方,手工制作,过程繁琐,缺乏标准,里面药物成分更复杂,绝大多数未经过临床与实验室验证,很难像西药那样进行标准化生产。
一些市民担心,医院自主定价后制剂会不会价格飞涨?据省物价部门介绍,药品价格社会关注度高。医院制剂价格放开,并不等于不管,价格调整前至少要提前向社会公示一周时间,调价周期至少要6个月。如果价格调整幅度过高,物价部门肯定会干预的。南京市中医院党委书记虞鹤鸣也表示,医院制剂更多承担的是医院招牌、公益服务的角色,不会因为这一通知就价格飞涨,只会让其价格理性回归价值本身,如果价格大起大落,患者不会接受,对医院也是一种损失。自主定价,为复兴制剂业带来生机。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与政治教育学院王小丁教授认为,医院制剂不仅仅是一种药品,更是凝聚着多少代名医名家的心血,是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价格不合理,许多“独门”制剂极有可能从此消失。
本报记者 仲崇山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