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发掘4000多年前一室一厅窑洞 略带装修(图)

23.01.2015  06:32

  寨峁梁遗址清理出的房址,F45是前室,F44是后室

  遗址发掘平面图

  在4000多年前的古代,陕北人是如何居住生活的?昨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的一项考古成果,为我们揭开了4000多年前,陕北古人的居住之谜,其中仍有一些谜团等待研究人员进一步破解。

   房屋形式

   一室一厅”略带“装修

  为配合神佳米高速公路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去年下半年对寨峁梁遗址进行了发掘,该遗址位于榆林市榆阳区安崖镇房崖村,在神木的石峁遗址正南方向约20公里处。发掘中,考古人员首次较为系统完整地揭露了陕北地区4000多年前的村落遗址。而此次发掘,对了解当时村落布局、家庭结构等具有重大意义。

  当时的村落啥模样?省考古研究院专家孙周勇告诉华商报记者,清理房址时,十分难得的是,有些房址保存比较完整,从而可以了解到当时人类的居住情况。这些房址多为前后连接的“套间”,主(后)室为圆角方形的全窑洞式房址,前室一般为方形半窑洞式结构,与今天的一室一厅差不多,主室相当于卧室,前室则相当于客厅。在卧室的地面,考古人员还发现地面、墙壁经过了简单的修整,铺设有白灰地面,涂抹有白灰墙裙。

   结构奇特

   两房之间门道只有约0.7米高

  发掘中,考古专家还原了当时的居住环境。孙周勇说,他们发现这些房屋在布局上都是成组成排的,十分规整,可见当初应该也是有规划的。而且还发现,房屋外都有院子,有的是三个家庭共用一院。孙周勇推测,可能这3家有亲属关系。除了房址外,考古人员在房址内部或附近发现有圆坑、方坑,这些可能为古人的储藏坑。

  古人的“一室一厅”有多大面积呢?据介绍,此次发掘的室和厅,每间房大都在六七个平方米。在保存最为完好的房址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处厅与室相连的门道,该门道是用草拌泥涂筑的窄小门洞,宽约0.5米、高约0.7米。

  从客厅进入卧室的门洞只有0.7米高,当时的人是如何出入卧室的呢?考古专家推测可能是躬身进入或匍匐进入,颇为奇怪。为何如此?有专家推测可能是为了保暖或为了让房屋更坚固,但具体是何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遗址属性

   疑为“大都市”周围的村落

  据介绍,该遗址大约2万平方米,目前考古人员只发掘了一部分,今年还将继续进行考古发掘,有望找到墓地等,来更好地揭示古人的生活面貌。

  而该遗址与临近的石峁遗址有何关系?石峁遗址有400多万平方米,为史前发现的最大城址,考古人员发现,该村落遗址与石峁遗址年代差不多,或者略早一点,房屋结构、出土器物等方面都较为相似,考古专家推测,寨峁梁遗址应系石峁遗址下属的一般聚落,或为村落级别,如果石峁遗址是“大都市”,寨峁梁遗址则是“大都市”周围的村落。若以石峁城址作为黄土高原北部早期国家出现的重要标志,则寨峁梁遗址和石峁遗址的对比研究将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对该区域社会复杂化进程的理解。

   再现”远古生活

  根据考古发掘成果,我们与考古专家一起为您还原4000多年前的人类是如何居住、生活的?

  4000多年前,生活在寨峁梁的老杨(虚构人物)一家,居住在一室一厅的窑洞里,客厅和卧室大小差不多,在卧室内,似有土炕。

  为了冬季取暖,老杨家的房子客厅与卧室的连接门洞很矮,一家人每次进出都得弯腰,但是为了冬季保暖,老杨一家还是忍了。

  老杨有2个弟弟,3人关系好,所以3家的房子就盖到了一起,共用一个庭院,这样3家也能更好地相互照应。

  在杨家有的卧室内,还有烧火的“”。庭院里,还有壁炉,应该是做饭用的,当然,取暖时也能派上用场。为了储藏食物,老杨还在院里、屋里挖了圆坑、方坑。

  起居了解了,那么老杨家用什么做饭呢?有宽弧裆单把鬲、双鋬(pàn)鬲、方直口圜底瓮、刻画纹敛口瓮、小喇叭口圆肩罐等用具,都是他们做饭、吃饭的家当。

  另外,为了村落居民安全,该村落在选址上也颇为讲究,采用了防御措施,村落三面均临深崖。老杨还和村民们在另一面驻起了高高的石墙,以防外敌入侵。

  原标题:陕西发掘4000多年前一室一厅窑洞略带装修(图)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