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行走江苏,感悟鲜活“水文章”
“双节”,江苏迎来四千多万海内外游客
行走江苏,感悟鲜活“水文章”
溧阳天目湖国家森林公园。
长江、运河经纬交织,湖泊湿地星罗棋布。这里有自然的生态湿地,这里有怡人的田园风光,这里有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这里有千里逶迤的海岸。江苏,文脉绵延,水韵悠长。国庆华辰,中秋月圆,4000多万游客追“水”而旅、品“韵”而游,感悟江苏鲜活“水文章”。
绿色旅游正当其时
金秋十月,江苏大地涌动阵阵秋热。踏进常熟市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却好似进入另一片天地,清凉沁入心脾,新鲜的空气让人忍不住贪婪地深呼吸。
“这就是湿地的好处,通过水汽蒸发,湿地内外的温差一般能达到2度左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也更高。”湿地公园讲解员张宁累得嗓子嘶哑,却依旧高兴,“游客真的一年比一年多了。”
在江苏,像沙家浜这样的省级以上湿地公园有50多个。绿色,是水韵江苏的底色。生态游、湿地游,既是江苏旅游新蓝海,也是国庆游客的好选择。
“走,到潘安湖野游去!”成为徐州人向外地人推荐的首选休闲方式之一。潘安湖湿地公园位于徐州贾汪区,走进公园,但见碧水如玉,飞鸟翔集,一派水乡田园的韵味。“简直就像西湖嘛!”山东游客邵芸在朋友圈感慨。她不相信,5年前,这里还是江苏有名的煤矿塌陷地,“导游给我们看以前的照片,全是荒草和沟壑,就像‘北大荒’。”
经过几年治理“整容”,“北大荒”变成了“新西湖”,成为苏北旅游版图上的新星。贾汪旅游局副局长许琛介绍,国庆期间,单单一个墨上集民俗文化园,日接待游客就达2万人次以上。
早在2004年,我省便提出建设“绿色江苏”,而刚刚划定的江淮生态经济区,成为绿色江苏一片引人注目的“新绿”。省旅游局相关人士介绍,这片位于长江淮河之间、里下河流域地区的江苏腹地,最适宜打造“生态田园风光旅游目的地”。
“旅游+生态”,已经成为市民、游客的共同追求。“绿色旅游”,正当其时。
红色旅游备受追捧
国庆假日,到红色景区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成为市民和游客的自发选择,“红色旅游”在黄金周中备受追捧。
在占地2.5万平方米的徐州市淮海战役纪念馆内,近3000件文物、照片和艺术作品讲述着烽火岁月的动人故事。
站在河水里,10位战士用木板托起一座桥,这处淮海战役纪念馆的模拟场景,真实再现“十人桥”的历史。“这个故事还写进了小学课本呢。”淮海战役纪念馆讲解员李瑶告诉记者,几乎每个游客都要来看看这个耳熟能详的场景。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更是江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要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节假日就是很好的契机。”淮塔管理局局长蒋越锋表示,当地逐步推进“数字淮塔”建设,充分运用现代技术,通过提升“软硬”实力,把红色革命精神有效传扬下去。
红色,同样是水韵江苏抹不去的颜色。省旅游局相关人士介绍,目前江苏省的23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有4家。
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对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免费对公众开放的“红色旅游”无疑成为市场的宠儿。“2012年,渡江胜利纪念馆年接待游客数为120万人次左右,而到了2016年,已达200多万人次。”参观人数增多,主要得益于南京滨江风光带的开放,游客骑公共自行车过来,步行五六十米就能到达纪念馆。国庆期间,每天有过万游客会来到纪念馆广场。
一条“红色旅游链”,正在串联开发中。在南京,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像雨花台烈士陵园、梅园新村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等。业内人士表示,南京有十余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手周边红色景区,打造全新的“红色旅游链”,才能拓展出更大的品牌价值,让“红色江苏”焕发新的光彩。
位于常州的江苏省绿色建筑博览园。
海洋旅游方兴未艾
9月29日,2017中国南通江海国际旅游节拉开帷幕。黄金周里,20余个系列旅游活动,点亮了这座南黄海海滨城市。在当地最知名的五星级酒店南通大饭店里,来自各地的游客每天都将大厅挤得水泄不通。
在江苏,近千公里海岸线像是一道华丽的金边,沿着这道“金边”,由北向南,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形成了一条美丽的风景带。
走进连云港的海上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仿佛走进了“城中景、港边园、海上山、景融村”。“为了盘活海上云台山的旅游资源,2009年,成立连云港云台山生态林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保护性开发。”连云港市旅游局局长王芬介绍,历经4年,景区累计投入1.2亿元,打造竹海禅境、峡谷幽深、云雾茶庄、云中漫步等六大游览区,形成“山、海、港、岛、城、湿地”互融互动的滨海旅游新格局。
“沿海旅游”,已成为江苏对外宣传推广的旅游新品牌,更是“蓝色江苏”旅游新亮点。国庆期间,滨海旅游产品热度持续上涨——在连云港,“连云港-花果山-海洋乐园-连岛大沙湾浴2日游”销售最为火爆;在南通,“恒大海上威尼斯-碧海银沙-南通狼山-吕四渔港2日游”等旅游产品销量走俏;盐城的“东台海滨-踏浪拾贝-西溪古城-黄海森林公园2日游”等产品同样备受追捧。
就在几个月前,江苏首次为海洋旅游描绘发展蓝图,提出“一带、三域、十组团”的发展规划,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海滨湿地生态旅游目的地。“未来,随着江苏海洋旅游的发展,相关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旅游市场必将更加广阔。”同程旅游政府事务部营销总监马含玉说。
文脉旅游极具魅力
小桥流水、古镇寻幽,第十一届吴江震泽旅游文化节贯穿了黄金周,吸引数万游客前来体验“最江南”的气象。
在这座因“丝”而兴的小镇上,沉睡着3.5万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群。“不像有些古镇一样过度开发。”来的游客惊喜地发现,这里没有浓重的商业气息,而是茶香和炊烟交织,保持着最原汁原味的古镇生活。
不止震泽,同在吴江的同里、黎里古镇黄金周里同样打开镇门,打连厢、挑花篮、搭台唱戏、赏灯猜谜,热闹异常。
吴江震泽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顾全感慨,“历史文化底蕴”就是小镇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围绕千年古镇、田园乡村和私塾生活3个主题,挖掘旅游内涵,提升旅游配套,让游客玩得好,留得下!”
“沧浪水清水浊,人生退思补过,有去有留,亦勤亦拙。四季石灵秀,千竿竹清瘦,苏州园林雅致,扬州园林舒朗,总有一番意趣与哲思。”游客循着《水韵江苏》纪录片的解说词,走出的就是一条国庆假日最火爆的旅游路线。
据省旅游局监测,寻古之旅,依旧是外地游客到江苏的首选。
文脉旅游,极具魅力。走马江南江北,领略锦绣文华——剔透的玉,彩塑的泥,绵薄的金,玲珑的纸,瑰丽的锦,琤琮的琴,窖藏的酒,封缸的醋,木版的画,竹扎的灯……业内人士点评,这些“古色”瑰宝,就是外地游客心中的江苏。
东北小伙刘冬在旅游攻略中感慨:“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在江苏,文脉与水脉一样悠长。”
泰州姜堰区溱湖湿地美景。
手记
水,是江苏的魂。在全省10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水域占据六分之一,江河纵横,海岸逶迤,水网遍布,水韵悠长。从浩荡的大江大海,到灵动的涓涓溪流,它们或波澜壮阔,或温润细腻。不同的水系彰显出不同的“性格”,在江苏大地上交相融汇,润泽千年文脉。
江苏因水而兴。水韵悠然中,江、海、河、湖在唐诗宋词里流淌,亭、台、楼、榭在历史长河里闪亮。这里既开放又严谨,既进取又包容,成就了江苏人丰厚博大别样的性格。江苏大地的历史也因水的滋养而熠熠生辉。
省委书记李强多次提醒,水韵江苏必须做活水文章。一个“活”字,在于将生态涵养带来的“活水”转变成生态经济的无穷活力。
“轻装上阵”的旅游业态,可以先行一步。旅行的终极意义,在于追求心灵的宁静,回归自然的本源。对于大多旅行者而言,旅行的起点多是名山大川,而终点往往归于寻常生态。旅游业的兴盛,水,是最具魅力的载体。畅游水韵江苏,正是将着眼点从名山大川等“核心吸引物”,转变为围绕一个“水”字而衍生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多元吸引物”。去年底,江苏旅游业总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开启了一个新的起点。
水韵江苏,水是载体,韵是气质;水为天赋,韵在人和。让旅游者因水而来,因韵而忆。
继续精雕细琢“水韵江苏”旅游新品牌,旅游业必须进行一场深入的供给侧改革,必须用工匠精神打磨景点,营造水乡风情、丰富文化体验、突出欢乐主题,让户外休闲更轻松、更恬静。
黄金周,正是水韵江苏最有效的度量。看!传承千年的运河文化,如今再放异彩,吸引海内外万千游人;当年水患肆虐的大江大湖,如今成为领略水乡风情的独特景点;曾经满目苍凉的沿海滩涂,如今成为寻幽探秘的绝佳胜地。多维的江苏水韵旅游版图,在金秋十月释放出无穷魅力。
凭海临江,奔流激荡。从运河时代、长江时代,到海洋时代,水韵江苏引领新的转型升级路。
风帆竞发,海纳百川。聚焦新业态,做活水文章,江苏正在成为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热土。
本版撰稿 付奇 杭春燕 本版供图 视觉江苏网
更多精彩内容 请扫二维码
原标题:行走江苏,感悟鲜活“水文章”
标签:
编辑: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