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一女子遭电击失双手 丈夫不离不弃13载
新华报业网讯 有人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是家住如皋市如城街道荷兰小镇的杨保国,13年来悉心守护着失去双手的妻子周冠芳。“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缘才能相聚,有心才会珍惜。”这个64岁的男人用对妻子不离不弃的爱诠释了歌词的含义,用责任与使命铸就了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用坚持和执着抒写了人间最美的真情。
周冠芳比杨保国大2岁。两人是经人介绍相识相恋并迈入婚姻殿堂的。婚后淡淡的幸福一直围绕着这个家庭。然而,不幸却在2002年5月23日这一天降临了,杨保国夫妇正在翻修家中阳台,由于操作失误,高压电流一下子击中了周冠芳的头顶,周冠芳当时就失去了知觉。经过一个多月的抢救,周冠芳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但这一次的事故使周冠芳不仅失去了双手,还被截去了四个脚趾头,而且头顶也留下了可怕的伤疤。
“男人就要挑起重担。”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幸,杨保国毫无怨言,选择了坚强,当时,作为家里顶梁柱的他每月收入只有几百元,女儿还在上学,洗衣做饭,挣钱养家,照顾妻儿和年迈的丈母娘,这些全部都落在他一人身上,他默默地用一个男人应有的担当撑起了这个家庭的一片天。
如果说因为失去双手,妻子周冠芳的人生陷入了无尽的黑暗,那丈夫杨保国的付出则像冬日里的暖阳,柔和地洒在周冠芳身上,酝酿了一腔温暖,融化了她肩头的积雪。
当时因为切除双手以及右脚的四个脚趾,身体上的不适应一直让周冠芳无法站立和行走。可是杨保国从来没有放弃过,每天给她按摩腿,锻炼手臂,帮助周冠芳重新寻找平衡,就这样不断坚持,终于几年后周冠芳走出了第一步。如果身体上的不适应能通过锻炼慢慢恢复的话,那心理的伤痛就没那么容易平息了。
“在得知自己失去双手的那一刻,我心中万念俱灰。”面对未来的迷茫的无助,让周冠芳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念头,她害怕黑夜和独处。在这个时候,是丈夫的贴心守护给了她力量,在最艰苦的时候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留在周冠芳身边和她一同进退。看着丈夫频繁夜起只为守护她,再想想自己还在上初中的女儿,周冠芳重拾生活的勇气,积极面对生活,笑声和乐观又重新出现在这个温暖的家庭。
而对于这个女婿,周冠芳的母亲给出了最高的评价,也一直都知道他的不容易。周冠芳的同事赵葛说:“一直很佩服他们两个,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这种毅力太让人感动。”13年说长不长,说短更是不短,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杨保国就用最简朴的方式诉说着自己的爱意。
整洁的客厅,干净的床铺,不难看出杨保国在生活中是一个有条不紊的人。“我1972年参军,在部队里的习惯就是把东西收拾干净,在家也一样才行。”杨保国环顾四周,看着自己的杰作,欣然微笑,说道:“苦点都无所谓,只要心情好,心态好,日子就能过的好。”事实上,心情好和心态好已然变成了杨保国一家的座右铭,这样的信念支撑了杨保国13年,同样也支撑了周冠芳13年,他们携手共行,一路微笑。
与此同时,杨保国并没有把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当时我工作的工厂里全厂职工给我们募捐,而且亲戚朋友都过来帮忙,我们的日子也没有那么难熬。”日子一天天过来了,从刚开始的艰难困苦到现在的恬淡幸福,杨保国却不忘感恩。除了大家伙儿的帮助让杨保国感恩之外,自己的女儿和女婿也十分孝顺,“孩子们都很孝顺,这是让我最欣慰的事。”杨保国说着的时候,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神情,仿佛以前所受的劳累都被治愈了。
怕妻子在家闷得慌,杨保国常常会扶着周冠芳在小区楼下转转,下楼梯时他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行走不便的她,在小区内散步时,他一步一步配合她的步调。天气晴好的时候,杨保国也一直坚持带周冠芳出去兜兜风,只要有什么新鲜地儿,总是要带她出去看看的。龙游湖、文化馆、碧桂园……到处有属于他们的印记。
如今,他们的日子虽然平淡但是处处透着幸福,有生之年含饴弄孙,携手看遍最美如皋风景。杨保国和周冠芳的爱情没有惊天动地的海誓山盟,也没有浪漫感人的花前月下。他们的爱情里少了现代年轻人的聒噪浮夸,却多了很多真挚感人,时间是爱情最好的发酵剂,经过岁月的洗礼,对于杨保国夫妇而言,他们之间所产生的情愫早已不单单是平淡的爱情,更多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也正是这样特别的情感将二人紧紧连接在一起,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