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杨集镇基层党建工作有声有色
08.06.2016 15:51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选优队伍引领发展。立足于打造一支善谋发展、善带民富、善待百姓的干部队伍,拓宽带头人来源渠道,镇党委在3月初组织4个考察小组,对全镇40个村(居)进行摸底走访,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对村级班子进行考察,走访党员群众代表1240余人,约谈党员干部38人次,对11个村级党组织带头人进行了调整和明确,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能人选出来、用起来。同时,注重对后备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通过考察和民主推荐,把一批年轻有为、事业心强、敢于担当的人才吸收进来,放在一线摔打锻炼、培养使用,确保每个村都有后备村干部的存量。
强基固本凝聚合力。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对矛盾问题突出的村级党组织,派驻人员进村开展工作,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寻找症结对症施策。今年一季度整顿转化4个薄弱村,扭转了后进村工作被动的局面,形成了“后进变先进”的良好态势。开展首届“五星”放光彩文明创建活动,表彰五类文明星户416户,让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新风尚成为社会的正能量,引导党员干部向先进学习,凝聚推进杨集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练好做好群众工作基本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把秸秆禁烧、环境整治、信访稳定三项重点工作作为村级干部必须练好的三项基本功,强化群众观念,密切联系群众,善做群众工作,不断提高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在全县率先启动党员干部军事训练工作,机关党员干部和村级党支部书记全员参训,通过以训促练、以练促建,锻造了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务实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深入推进“进千家门、听千家言、解千家忧”党的群众路线“三千行”活动,重点走访“老、弱、访、红、教”等五类群体,听民声、找问题、寻计策、解民忧,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拉近了干群距离,改进了工作作风。持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完善机关考勤考绩制度,实行定岗定责、挂牌上岗,通过抓制度,严督查,重执行,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常态化运行。
比学赶超争先创优。镇党委把党员活动日、远程教育固定学习日和“三会一课”制度作为提升党员素质的重要抓手,纳入常态,实行定期督查通报制度;坚持镇三套班子领导带头上党课,党委书记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结合党章党纪、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和省市县委全会精神等,认真备课和授课。开展以“比招商引资实绩、比环境整治成效、比现代农业进程、比美丽乡村形象、比为民谋利福祉”为主要内容的“五比”竞赛活动,在工作中对标定位找差距、比学赶超争一流,形成竞相发展的态势,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快抓落实。
管理从严硬化约束。镇党委聚焦“红线”,定制度、立规矩、促规范,从严管理干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重温入党誓词,加强干部培训,引导党员干部铸牢信念之魂、补足精神之钙、铭记为民服务宗旨。强化政治规矩意识,全镇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纪律制度硬约束,制定《加强作风建设若干意见》,规范党员干部行为,严肃纠正违规行为,对不正之风坚持从严查处。强化民于主管理制度,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两项制度,推行常态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村村建立村民议事会和监事会,以制度规范工作行为。
用好干部激发活力。镇党委坚持“一线”工作法,在一线培养和选拔干部,通过实干来检验干部实绩,选拔出一批实干型的干部到村任职和挂职锻炼,淘汰一些无所事事、碌碌无为的过剩型干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让实干苦干的干部有舞台、有市场、有作为。落实报酬待遇,出台了《关于激励村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的暂行办法》,在落实村级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的基础上建立起正常增长的动态机制。将村干部的干事成效、任期内目标承诺完成情况与激励机制直接挂钩,激发他们干事创业、奋力拼搏的活力,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热情,努力在全镇干部中形成竞相发展、跨越争先的干事热潮。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08.06.2016 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