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灌云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意义、问题和对策
县委十一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最近,市委书记杨省世来我县视察调研,对我县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等都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意见。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领导讲话精神,把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加快我县跨越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
一、充分认识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
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首先,要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全面认识新形势下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大意义。
(一)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我国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对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充实、完善和发展。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使农户找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联合与合作的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农业经营形式,是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改革探索的新飞跃。
(二)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对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农业区域布局和产后加工转化进行全面调整的过程,也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向深度进军的过程。
(三)农业产业化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措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造就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龙头企业通过组织农户,实行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充分发挥家庭经营和农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依靠精深加工和提高科技含量,创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参与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后,为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冲击,发挥优势农产品的竞争优势,龙头企业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一定要有农业的标准化,而农业的标准化一定要有农业的专业化,农业的专业化又离不开农民的组织化。这一切,都与农业产业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凡是有龙头企业带动的地方,农产品的质量状况就会有很大的改善。
(四)农业产业化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经营制度,是各项农村政策的基石。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村人口较多的局面在短期内不会有根本的改变。我们不可能走西方国家靠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子。发展农业产业化,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千家万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可以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情况下,使分散经营的小农户组合成专业生产联合体和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这开辟了在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上,有效吸纳先进生产要素、提高农业整体规模效益的新途径,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现了党和政府从国情出发,带领亿万农民走向富裕,实现现代化的一些基本理念。这也是国家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所在。
二、我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实基础和存在问题
我们灌云县位于江苏东北部,东濒黄海,北接新亚欧大陆桥头堡连云港,是国务院首批对外开放县之一。地处沿海平原,沂、沭、泗水下游,向以农业经济为主,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和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已有了一定基础,目前已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级龙头企业2个。特别是江苏兴云集团在短期内迅速扩张,已成为省级企业集团、省级重点企业。兴云集团走出了一条“基地+合作社+市场”的创业模式,为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总体发展不平衡,农业产业化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要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的基础地位,就必须清楚地认识我县目前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现实状况,特别是存在问题,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
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现状及主要问题是:
一是缺乏龙头企业的有力带动。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县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农产品加工企业更是数量少、规模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牵引力和拉动比较弱,没有真正形成大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是品牌意识不高,加工、包装滞后。由于我县农产品生产还处在传统的手工生产状况,顶多只是半机械化生产,因此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很难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粮食工业设备陈旧,产品单一,生产规模小,档次低,包袱重。另外,生产的产品没有品牌,缺乏在市场上叫响的精品,“大路货”多,商标注册意识跟不上,造成了农产品难卖的“老大难”。
三是基础设施脆弱,农业抗灾能力差。我县的农田基本建设、水利设施建设、机耕道路等受积极条件的制约,大多没有很好整修,抗旱、防涝等抗灾能力差。严重制约了我县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是科技含量不高,技术信息发展缓慢。纵观的农业,近几年来,在数量上发展很快。但是,从科技含量角度上看,我们的农业生产相当一部分还处于粗耕粗种阶段,导致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不高,效益不佳。在农业技术信息的应用方面,我们还处在起步阶段。尽管我县已经建成农业信息网,但是,应用和普及面还比较窄,与农民的对接还需要继续加强,技术不新信息不灵还是农民发展生产的一个重要的瓶劲因素。
五是农产品流通渠道还不够畅通。我县的市场建设,近两年抓得不错,但大多是小商品市场,缺乏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性农贸市场,这与全县农业发展的速度比较,只是杯水车薪。 全县由于农产品流通渠道的不够畅通,农产品价贱伤农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对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影响很大。因此,农产品的销售难问题,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一个最大制约因素,在近期内还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努力解决的大问题。
三、加快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的对策、措施
灌云如何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进一步衔接好各个链条,这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一直在思索研究的问题。要提高我县农业产业化水平,必须立足我县具体实际,重点应从如下六方面做起:
(一)突出优势,优化结构,形成主导产业
要拓宽视野,站高角度,找准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我县有耕地1055平方公里,盛产小麦、大米、黄豆、玉米、棉花、果品和各类畜禽产品。其中棉花年产量4万吨以上,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可开发各类深加工、精加工项目。农业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基础比较好,这是我县农业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许多农产品在国内颇有名气。灌云的大豆、灌云大糕、汪恕有滴醋等都曾被评为优质产品,这些产品的产业,都应该好好挖掘进一步发展。今后,我们要根据县内地理资源状况,积极开发具有乡土风味、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在“特”字上做文章,使之发展成为新的优势产业。要加强内联外合,组建一些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充分利用其在资金、技术、管理及品牌等方面优势,开发利用县内丰富的农业资源。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县农业产业化特色经济应着重抓好两大投资重点:
1、抓好棉花主副产品加工。灌云棉花产业化经营具有一定规模,棉花主副产品的深度开发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棉花支柱产业已进入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被确定为国家棉花产业化示范基地。以现有企业为基础,扩大棉纱、手术巾、纱布、无菌敷料等产品生产规模和出口批量,新上高档针织、水洗、印染、服装和氨纶包覆纱生产线。围绕棉花副产品的深度加工,开发高密度纤维板贴面家具、棉粕脱酚蛋白饲料、高档色拉油、棉脂和植酸钙等新产品。
2、开发农副产品资源。我县现有耕地面积105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478平方公里。常年产粮70万吨,棉花4万吨,猪牛羊肉3万吨,禽蛋2.6万吨,水 产品3.4万吨,蔬菜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产量80万吨。发挥农副产品资源优势,以粮油、蔬菜、畜禽深度加工为重点,发展食品工业,开发潜力很大。
3、发展粮油精深加工 。从国际粮食消费空间看,间接粮食消费空间的在不断扩大,发展粮油精深加工潜力很大。据有关市场调查显示,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居民不愿把时间耗费在自制食品上,对加工食品的需求上升,城镇居民消费的食品中经过工业加工的部分比重已接近40%。居民一日三餐对工业食品的需求,主要是主食方便系列和速冻食品。此外,居民消费的选择性在增强,对食品的需求已呈现出多样化与多层次的趋势,早餐谷物冲调食品,如燕麦片、黑芝麻糊、冲调米粥、玉米片和大米片等,儿童与老年食品、休闲食品与节日食品的需求均呈增长势头,采用高新技术研制和精深加工的新型食品也很受欢迎。从米、面、油到各类方便主食,从食品加工到各种精深加工的衍生产品、新型产品,不同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为粮食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粮食产量、质量稳步增长,优质高产的绿色农业结构已具规模。 面对如此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我们应把握机遇,积极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建设基地,辐射带动规模发展
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合理配置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搞连片开发,规模经营,形成集约化生产格局。要根据农村生产主体分散、规模小的实际,依托星云等龙头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大力抓好基地建设,实现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要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鼓励龙头企业、经济能人和种植大户承包土地,实施规模化经营,辐身带动周边农户。要科学规划,狠抓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在巩固原有生产基地的基础上,使新的优势产业不断凸现。要通过产业化基地建设,克服分散经营、个体竞争的弊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围绕基地建设,推进结构调整。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优质棉、畜禽养殖、生态林、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和劳动力转移等"六业"推进,全面实施沿路、沿河、沿岭、沿海经济带和特色经济区等"四带一区"建设工程,进一步巩固沂河淌万亩种草养殖基地和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西部万亩速生林基地、中部万亩稻田养殖基地和百万平方米食用菌基地、东部万亩滩涂养殖基地,壮大兴云鹅业、维维双宝乳业、绿灌禽业、欣森禽业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
(三)扩大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我县农业基础设施脆弱的实际情况,每年都有针对性地安排一到两个全县农业生产作用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切实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扶持,力争三到五年内全县农业基础的设施建设有一个质和量的飞跃。特别是交通、水利、农电等设施,要安排足够的经费投入,保证农业基础设施能正常运行,稳定和扩大基本农田面积。保证农业机械进出方便,发挥农业机械的优势。
(四)强化龙头带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牛鼻子”,其经济实力和带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最终成效。如何培育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龙头作用,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延长农业产业链?我认为:一是增强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要鼓励龙头企业自办研究中心或出资参与科研项目开发,不断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成果。二是加强龙头企业的培育工作。政府部门要及时为龙头企业排忧解难,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在基地建设上给予扶持。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努力为龙头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企业成为真正自主生产和经营的主体。三是要引导企业逐步扩张、升级,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效益,最终增加农民收入。四是要因地制宜发展新的龙头企业。要结合实际,发挥产品优势,发展多家对本地农产品牵引力强带动面广的企业。坚持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中之重,依托龙头企业,带动结构优化,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要壮大棉花加工龙头。加快涉棉产品的系列开发,提升棉花产业,今明两年,高品质棉可扩大到25万亩,可新上织造、毛棉混纺、双液相萃取棉清油等加工项目。二是培育畜牧加工龙头。依托兴云鹅业、双宝乳业、绿灌禽业等加工企业,扩大畜禽加工,年内新扩牧草5万亩,发展肉鹅500万羽,新上鹅肝酱、鹅裘皮等深加工项目。三是发展木业加工龙头。依托欣森木业公司,培育林木产业,明年再造成片林5万亩,力争用3-5年时间建成苏北林业大县。四是提高粮食加工龙头。提高粮食产品档次,搞好转化增值,在发展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的同时,尽快建好苏鲁粉丝、亚东面粉等重点加工企业。通过大办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五)积极培育和开拓农产品市场,实现市场对农业产业化的拉动效应
培育和开拓市场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根本条件。从我县实际出发,一是要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个体、联合体、股份制和新型合作组织等各类市场主体,提高农民适应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的要素市场。按照大生产大流通的要求,对农产品要素市场进行合理布局,抓投入建市场,抓配套兴市场,抓人才活市场。要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发展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此外,要积极开拓外埠销售窗口,建立农产品销售网点,形成辐射全县乃至全国的销售网络。实现建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活一片经济,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新的跨越;三是要大力发展市场服务中介组织。大力培育农工商经济联合体、专业协会、研究会、农产品购销公司及股份合作企业这些连结农户与市场的中介组织,帮助农民进入市场,为农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四是加快农村土地市场的培育,实行土地流转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消除农户超小规模凝固化的制度根源。
(六)科教兴农,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
一是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力度。龙头企业要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或自办研发机构,构建粮食科技创新主体,要按市场竞争的要求,积极地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加快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以高起点来增加农产品的商品率和附加值,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初级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实现对传统农业的根本性改造。二是要积极实施“良种工程”。要大力培育、引进和推广市场需要的名特优新品种,更新改造传统产品,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要不断引进推广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新品种,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实施抓好“教育和信息服务工程”。要大力开展科技教育培训和科技下乡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种养水平。要充分发挥我县农业信息网的作用,使农业信息网成为农民及时了解各种信息和发布供求信息的“致富馆”。
总之,我们要认真学习省、市领导来我县视察、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并采取切身的措施去落实。我们要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为不断提高农业基础地位作出积极贡献。(灌云县粮食局唐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