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惠民工作的意见》

05.03.2015  15:31

        为深入贯彻中央文艺座谈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近日,沭阳县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惠民工作的意见》,  进一步加强文化惠民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 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落实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需资金。县财政每年安排文艺精品创作专项资金200万元、文化惠民服务专项资金20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并确立稳定增长机制,充分保障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支出。由宣传部门牵头,会同文化、财政、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制定资金申报、使用、监督细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文艺精品创作、优秀文艺作品展演展览、基层惠民文艺演出等给予奖励和扶持。 

   二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健全完善县、乡镇场(新城、街道)、村(社区)三级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加快县博物馆、美术馆建设进度,完善县文化馆、图书馆服务功能。加快推进街道文化设施“三个一”(一个综合文化站、一个公共文化活动广场、一个主题文化公园)和社区文化设施“五个一”(一个图书阅览室、一个多功能文化活动室、一个文化广场、一个文化宣传长廊、一个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建设,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统筹基层文化设施资源配置,加大对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提高综合利用水平;提高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综合利用率,在现有免费开放的基础上,逐步将考古遗趾、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纳入免费开放范围。 

   三是加强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以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供给能力,制定保障基本、统一规范的实施标准,明确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种类、数量、水平及保障责任;建立健全群众评价和反馈制度,通过问卷、网络调查等方式,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文化需求,制定文化服务目录,推行“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实现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广泛开展各类公益性文化活动,深入挖掘本地文化、历史、人文资源,打造品牌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城市文化活动载体,广泛开展各类广场文化活动,在城区重点公园、广场规划新建一批民俗戏台、群艺舞台,鼓励和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民间文化团体和群众自编自演节目参与演出。 

   四是推动文化艺术创新繁荣。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目标,加强原创作品的创作规则,设立文艺作品创作题材库;进一步抓好主题创作活动,聚焦20周年等重要节点,推出一批文化精品;注重创作选题,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推动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打造一批接地气、扬正气、聚人气的优秀作品;进一步完善上下联动、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形成文艺精品创作的整体合力。推动专业文艺院团加快发展,重点支持淮海剧团进行精品创作;加大投入,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广泛专业的作品评奖制度,设立政府文艺奖,每两年评选一次。通过恰当的方式展示创作成果,建立优秀作品宣传推广、交流展示机制,重点加强优秀作品的展演播映和对外交流。 

   五是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聘用制、签约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每年引进一批高水平文艺人才;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乡镇场(新城、街道)文化广电服务中心应配足配强专兼职人员,至少选调或招聘1名文化专业人员。城镇各社区至少有1名工作人员负责文化工作,农村各行政村要明确相应人员负责文化工作;完善文化志愿者注册招募、服务记录、管理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 

  通过3—5年的努力,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实现全覆盖,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超过0.2平方米,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文化惠民服务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每年面向基层举办文化活动300场以上,形成一批品牌文化活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每年新创作优秀文艺作品20部以上。文化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文化管理、运行、保障机制更加完善,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