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靖江升起“东线第一帆”

21.04.2019  19:31

  一条大江隔南北

  1949年1月,国民党一面大放和谈烟幕,一面加紧构筑长江防线,妄图依靠大江天险阻碍解放,依靠长江天险和所谓的“海空优势”跟共产党玩“划江而治”。作为蒋介石系统代表的汤恩伯部,在湖口至上海800千米的长江沿线摆开75个师共45万部队。桂系的白崇禧部40个师约25万人也在湖口至宜昌近1000千米长江沿线梯次布防。此外,国民党海军江防舰队、第二舰队的130余艘舰艇在长江中下游巡弋,300余架战机分别在南京、上海和武汉等地机场集结,不断对江北解放区进行袭扰。

  如果单纯考虑战场环境和国共双方的兵力构成特点,国民党长江防御体系应该将主力自南京向上下游梯次配置,因为这一段长江江面较为狭窄,江北适宜预先集结大量民船。靖江以下的长江江面宽阔,以木帆船渡江难度较大,可配属较少兵力。国民党国防部第三厅制定的防御指导思想基本按照这一设想展开。但是,汤恩伯作为京沪杭警备司令,秉承蒋介石的意志,提出所谓“以长江防线为外围,以京沪杭三角地带为重点,以淞沪为核心,采取持久防御方针,最后坚持淞沪,然后待机反攻”的作战方针。这个作战方针,遭到了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厅长蔡文治的强烈反对。在江防紧急会议上汤恩伯以枪毙相威胁,把反对的声音压下。最终,国民党军的江防体系只得按照蒋介石和汤恩伯的方针来构建。

  蒋介石与汤恩伯的江防计划,实际上是将重兵部署在江阴以东,以上海为防御重心,南京上下游仅布置有限的掩护兵力,围绕浙赣线布置的第二道防线也不做重点。结果,从镇江至上海段竟然集中了8个军的兵力,防御正面两倍于此的湖口至镇江段间只放了区区11个军,导致汤恩伯指挥的这段防线东重西轻。华中的白崇禧见蒋介石和汤恩伯对守长江三心二意,也将兵力向武汉收缩。

  何处突破需推敲

  得知国民党江防这个部署方针,解放军方面判断,国民党江防体系最大弱点是第一线兵力单薄、纵深空虚。实际上,白崇禧和汤恩伯集团均已放弃了在长江沿岸与解放军进行决战的计划,只是虚晃一枪,准备依托控制的大城市吸引解放军攻击,造成杀伤,拖延时间。

  长江防线上的国民党军队早已是人心惶惶,渡江不是什么大问题。此时,解放军思考的是,如何将国民党军硕果仅存的重兵集群包围在长江防线上予以歼灭,为之后的攻坚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扫除障碍。

  1949年2月9日,渡江战役总前委在河南商丘讨论渡江作战问题。总前委判断,此时的汤恩伯和白崇禧集团均无心在南京、镇江、芜湖等地区与我军展开持续时间较长的决战,如果将这一区域的敌人包围,敌人的军心士气将很快崩溃。长江从芜湖到南京,江流向东北方向,在扬中到江阴,则转向东南,这就形成了一张巨大的弓形,南京镇江处于弓背,江阴芜湖则是弓弦两端。如果从芜湖和江阴两点切断敌人的防线,并迅速向纵深穿插,能够对南京、镇江和芜湖的敌人形成关门打狗、瓮中捉鳖的局势。特别是我军从江阴直插太湖西岸,切断京杭之间的公路和铁路,汤恩伯集团就很难退入沪杭。

  从靖江突破,断敌后路

  那么,是否有可能从江北选择一点,集结兵力,并且在渡江战役发起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展开大兵团突破长江,并迅速从江阴这个敌人重兵把守的要点突破呢?粟裕司令员在仔细研究后,将目光锁定在与江阴要塞隔江相望的靖江。

  粟裕判断,是否能在江阴段迅速突破长江,楔入敌人防御纵深,切断南京和沪杭联系,已经成为决定整个渡江战役能否迅速歼灭汤恩伯集团,并在夺取南京、杭州和上海的战斗中降低城市和人民遭受损失的关键。那么解放军就必须在靖江隐蔽地集结兵力,并在关键时刻从此地将大兵团一举送过江去。

  靖江作为大军集结之地,必然要面临在短时间内涌入的几十万官兵,当地老百姓一方面要承担这些部队的粮草、住处等方面的补给,还要提供大军渡江所需的船只和船工。可以说,靖江的支前工作,将成为决定对江阴突破成败与否的关键,进而影响整个渡江战役的战局。

  在2月19日渡江战役军以上干部作战会上,粟裕向与会指挥员提出了以靖江为大军集结和展开地,以江阴作为主要突击地段的作战构想。在此基础上,渡江作战总前委初步确定的战役部署是:以第三野战军第7、第8、第9、第10兵团和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为渡江第一梯队;其中第10兵团配属在关键的江阴、扬州沿岸,第8兵团在南京东西段,第9兵团在芜湖东西段,第7兵团在铜陵、贵池段,第3兵团在安庆东西段。另以二野一个军进至黄梅、宿松、望江段佯动,第4、第5兵团的五个军作为总预备队。建议第四野战军派出三个军,迅速南下牵制武汉地区的白崇禧集团。

  此时,二野和三野指挥机关经过分析,确定二野预定渡江地段敌军兵力较弱,又有皖南游击队策应,对突击渡江有利。但白崇禧集团主力布置在预定渡江地段右侧背,对渡江后向武汉方向纵深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据二野参谋长李达回忆,总前委至4月1日下达《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时,已经确定了首先抓紧突破江防,渡江后二野密切协同三野行动,以保障其钳形突击成功的方针。4月3日,军委批准了这一纲要。

  那么,到底是谁给了三野上下正面突破江阴的信心和勇气?首先是解放军对靖江这一片革命老区的了解,以及靖江及周边党组织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的扎实工作。

  靖江革命传统,撑起粟裕信心

  抗战期间,靖江成为新四军在江北一片重要的活动区域。1940年7月,陈毅率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及主力部队,从江南北渡长江,进入了靖泰地区,1939年便秘密入党的“靖泰抗日游击队”领导人陈玉生正式率部加入了新四军,编入粟裕领导的老一团。

  事实上,叶飞此前已经几下靖江。1942年时任苏中三分区军政党委会书记的叶飞第一次来到靖江主持县委会议。在会上,叶飞将靖江称为“大江南北之跳板”“苏中的门户”。1945年叶飞率部南渡4个月后,靖城第一次解放,但很快又被国民党军占领。1947年8月,随着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解放军华东军区下辖的苏中第一军分区部队开始着手解放靖江,并为此将泰兴县之广陵、曲霞、蒋华3个区与靖江合并成立了靖泰县。自1947年9月至1949年4月,靖江有8080人参军,并组织了民工团参与了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

  第三野战军的粟裕、叶飞等高级指挥员对于靖江的人民和党组织的行动力,有充分的了解和信心,才最终让整个渡江战役总前委下定决心,以这片抗日英烈曾战斗过的革命老区为中心组织一场规模浩大的渡江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