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志③丨穿硝烟历烽火 定格红旗漫卷——新中国成立前新华日报在南京出版回眸

30.04.2019  09:02
报国志③丨穿硝烟历烽火 定格红旗漫卷——新中国成立前新华日报在南京出版回眸 - 新华报业网
报国志③丨穿硝烟历烽火 定格红旗漫卷——新中国成立前新华日报在南京出版回眸 - 新华报业网
报国志③丨穿硝烟历烽火 定格红旗漫卷——新中国成立前新华日报在南京出版回眸 - 新华报业网
报国志③丨穿硝烟历烽火 定格红旗漫卷——新中国成立前新华日报在南京出版回眸 - 新华报业网
报国志③丨穿硝烟历烽火 定格红旗漫卷——新中国成立前新华日报在南京出版回眸 - 新华报业网
报国志③丨穿硝烟历烽火 定格红旗漫卷——新中国成立前新华日报在南京出版回眸 - 新华报业网
报国志③丨穿硝烟历烽火 定格红旗漫卷——新中国成立前新华日报在南京出版回眸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pic.xhby.net

 

  “雄鸡一唱天下白”,刚刚解放的南京,百废待兴。共产党该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凝聚起自己的力量,发出自己的声音?作为南京市委机关报,《新华日报》准确、及时地报道党中央和市委各项政策、法令,在引导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改造旧南京、建设新南京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硝烟中浴血而来,在信仰中淬炼而生。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新华日报》初心不改,矢志不移。

  

  1949年的风云变幻,孕育着一个崭新的中国。随着南京迎来解放,新华日报的新闻事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新篇章。当时的南京城中,实际的战役结束了,但是另一些看不见的“战役”,在社会、经济、民生各个方面悄悄进行着。在这些重要战场上,新华日报继续履行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使命。

  接管南京城市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是国民党仓皇逃离之后留下的满目疮痍。当时的社会现状是,大批工厂停工,物资短缺,物价飞涨,市民生活缺乏基本保障。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将能否搞好城市工作提到了政权能否巩固的高度。他强调,如果我们不能围绕着恢复和发展生产这个中心把城市工作做好,“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可以说,能否将南京这座城市的生产秩序恢复好,是事关国家前途的一次大考。

  作为党的喉舌,新华日报在1949年的历史进程中,当之无愧地承担起了“传声筒”角色。通过梳理排名前十的高频词,记者发现,从南京解放到新中国成立期间的5个月,作为中共南京市委机关报的新华日报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重要城市、各地尤其是解放后的南京在中共中央领导下恢复生产建设等内容,均给予了重点关注和报道。

  在国民党统治了这么久的地方,如何迅速建立新的秩序,迅速安定人民生活,完成对旧政权旧制度的改造?1949年的6月10日,《新华日报》发表了在南京创刊后的第一篇社论《为建设新南京而奋斗——南京人民当前的任务和努力方向》,社论提出四大任务,首要一条就是“恢复生产,逐步发展生产”。这期间的《新华日报》还围绕改造旧南京、建设新南京的四大任务,分别宣传了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并注意发现和报道了浦镇机车车辆厂、无线电厂、南京榨油厂等一些单位在贯彻落实各项政策中好的做法和经验,给予了重点宣传。

  和这座城市获得新生同步,新华日报在南京的出版逐渐步入正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报史研究所所长赵剑波有过详细的统计,1949年当时的报纸一天出四个版:头版是要闻,主要是国内国际重大新闻;二版是国内新闻;三版是国际新闻,在当时对国际形势是非常重视的;四版是副刊。赵剑波解读说,“那段时期所有的大事都集中在头条上,创刊号的头条是南京解放的新华社社论,也是新华日报在南京恢复出版的发刊词,具有代表性意义。第二天5月1日的头版头条,是中共中央电贺南京解放,虽然不长,却有力表达了党中央的声音:被国民党统治二十二年的南京,终于获得了新生。

  在当时,新华日报是中国时事政治的“风向标”,许多头版头条都隐藏重要信息可供解读,比如重庆解放时的头条文章,是很罕见的套红的标题,1949年一共只有四次套红标题。之前不太成熟的套红技术,新华日报也大胆地进行尝试,并在以后的新闻报道上使用。“以新华日报为特殊代表的中共党报,在新中国成立前后那段特殊时期是有无与伦比的特殊意义的。”赵剑波说。

  在南京出版新华日报的最初阶段,仍然沿用了重庆时期新华日报的报头。1949年9月间,有几位同志从北京来,带来了毛泽东同志亲笔写的“新华日报”四个大字,这使全体新华报人激动万分、欣喜不已。此后,毛泽东又分别在1953年2月和1964年7月两度为新华日报题写报头。这份来之不易的殊荣,不仅仅是新华日报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新华日报的重视与关心。

  创立初期,新华日报社的人员来自五湖四海。今年97岁的吴镇,曾任新华日报社主任、总编辑、社长。1949年8月,吴镇从部队转业到新华日报工作。“当时我全副武装,腰间还别着短枪,来到新华日报社二楼编辑部报到。我看到社长石西民正在那里忙着写稿子,便给他行了个军礼,用洪亮的声音说,我来报到的!

  当时石西民与自己的第一次对话,吴镇记忆犹新,“听说你很能写啊!我早就知道你要来了。

  “不,不是这样的。之前我只办过几份小报。

  “那你就去通联部当主任吧。

  报到当天,吴镇就坐在了新华日报社的那张马蹄桌前,开始工作。当时通联部主要负责采访、通信联络。和他一样,来自五湖四海的有志人才,像滚滚洪流一样汇聚到这支火热的革命队伍中来。

  为了办好报纸,新华日报全体人员发扬了高昂斗志。接管时,印刷厂的主要设备比较陈旧,较好的设备都被国民党将中央日报迁台时带走了。在极其有限的生产条件之下,为保证报纸印刷出版质量,经理部租用了南京新民报的一部卷筒机,不久上级又从上海拨来一部卷筒机,印刷厂又组织铸字车间的技工陆续铸造了一批新的铅字。其中,仅1949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一个月时间里,就完成了突击铸造300万新字的任务。

  在南京解放初期,新华日报既是宣传的阵地,又是舆论的高地。当时,一方面各种面目不清的团体纷纷活动,反动残余势力则从中作祟,散布谣言,相当数量的市民因长期受国民党反动宣传的蒙蔽,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心存疑虑;另一方面,广大群众迫切期待了解党和政府的施政方针和各项政策。针对这两种情况,报社注重把解放区党报重视政策宣传与国统区共产党报纸重视反映群众意愿两种优良报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报纸上既突出了政治宣传、时事政策宣传,又经常反映来自群众的呼声。

  对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和涉及面较大的一些政策的宣传,向来是《新华日报》关注的重中之重。比如,在劝导失业人员参加生产和闲散人员返乡劳动中,如何处理原在敌伪官僚机构工作的旧人员?在工商税收中如何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赢?《新华日报》都先后发表了一系列社论、短评,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防止什么,赢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群众路线”是我党的一个法宝。新华日报自从创刊之日起,就在形式和内容上建立起与人民大众之间的广泛联系。新华日报老报人李廉曾经写文章回忆说,南京新华日报继承重庆新华日报“读者服务科”的优良传统,专门设有“社会服务室”,积极为群众服务。该室成立后的4个月内就收到读者来信7298封,仅1949年7月份读者来访就有728人。有一位读者来信建议成立“新华日报读者之友会”。报社采纳了这位读者建议,在收到来信的第五天,报社就邀请了57位读者座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新华之友会”。

  从烽火硝烟中走来的新华日报,积累了一批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与经验,并将之带到了南京。重视做好通讯工作,就是新华日报在重庆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之一。南京新华日报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1949年7月,报社在人员调整初步稳定之后,就及时把发展通讯员、组建通讯网络的事宜提上日程,并得到了市委的重视和支持。不久之后的9月1日,市委就作出了《关于开展〈新华日报〉通讯工作的决定》。一个月后,全市就建立了58个通讯组,发展了通讯员700余人,扩大了报社的新闻源,增强了报纸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新华日报在战争年代的表现,充分说明了这是一张真正属于人民的报纸。她能够受到人民群众最大的爱戴,才有群众宁愿冒着生命危险来保卫她、支持她。”赵剑波说。

  

  胜利、团结、热烈、力量、伟大、希望、积极、英勇、庆祝、成功……1949年的春天和夏天,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捷报不断传来,全国即将解放,人们欢欣鼓舞,形势一片大好。在南京立足脚跟之后,新华日报开始携手广大读者,一起朝向更光明的未来前行。

  翻开1949年那一年的《新华日报》,一字一句都洋溢着振奋人心的力量。“团结、热烈、伟大、希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南京人民以饱满和火红的热情投入到恢复和发展生产、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中。这些跳跃在《新华日报》头版的高频词,无不显示出人们对新政权的拥护、对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充满信心和希望。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天的新华日报社内通宵达旦,欢天喜地。新街口人们唱歌跳舞。大家唱什么歌?‘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呀呼嘿嘿一个呀嘿……’”回忆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吴镇难掩兴奋。

  

  八十年历史中,那些与《新华日报》一道载入史册的重大历史事件有许多。对于新中国成立这一个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事件,当天的《新华日报》上这样写道:八点三十分第一批在新街口广场出现的是南京市总工会筹委会的游行队伍,大红旗飘扬着,国歌——中华民族解放的号音,《义勇军进行曲》席卷夜空,从这一分钟起,结束了蒋介石匪帮反动统治二十二年的旧南京的历史,人们以前所未有的喜悦冲出了屋子,带着狂热的“毛主席万岁!”的口号,投向街头的游行行列。欢庆伟大祖国的新生,已经不能按照原定的程序进行了,所有秧歌队、宣传队全部出动了,全市鞭炮声、锣鼓声响彻云霄,分不清哪一个单位,更分不清哪一个人的声音,新南京的人民正在为毛主席当选正主席的喜讯尽情欢呼,直到新中国诞生的明天。

  1949年10月3日的《新华日报》中有一篇关于《南京人民大会堂的219次掌声》的稿件。这是吴镇的作品,也是让他印象深刻的一次采访。“当时我就在人民大会堂记录掌声,1次、2次,到最后,共有219次掌声。”这一天,吴镇记得格外清晰。当时,在稿子里有这样一句话,“震撼心腑的掌声犹如山雨倾盆似的倾泻着,在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巨幅伟像面前,狂热的气浪冲激在十面大红国旗上轻微的拂动着。掌声从楼下席卷到楼上,又从后排翻腾到前排,不清楚从哪一个座位上暂歇下来,又突然从哪一个座位上骤然展开……掌声,一阵紧接一阵,连续的掌声,有节拍的掌声……

  在火热的时代进程中,新华日报紧跟时代步伐,为历史留下了一幕幕如此震撼的生动记录。在以后每一个历史重要时刻,新华日报同样从未缺席,用笔墨书写为历史留痕,用信仰将“”与“”相融。

  

  总策划 双传学 顾雷鸣

  总统筹 陆峰 黄建伟

  执行采写 沈峥嵘 顾星欣 王拓 叶真 王甜 蔡姝雯

  版面制作 周贤辉 沈东 孙健 张迪 邹枫 戴春阳 牛旭丽

  评论员 孙敏

  摄影/视频制作 王诗宇

标签:

编辑: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