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印尼支教老师刘霞:写下万字“支教日记”

15.02.2018  07:38

刘霞和崇高基督教国际学校幼儿园孩子在一起。

 

传播中华文化,服务“一带一路”,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2018年1月9日,我市第一实验幼儿园的刘霞、夏露萍两位老师来到印尼泗水,进入崇高基督教国际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华文任教工作。这也是靖江史上首次有老师走出国门开展海外华文教育。一个月时间过去了,两位老师初步融入当地的工作、生活。刘霞还写下了近万字的“支教日记”,从吃、住、教、悟四个方面,记录一个月的支教生活。

 

被热情环绕,感觉未曾远离

 

拉开飞机舱门的那一刻,我在印尼为期一年的交流工作拉开了序幕。我将遇见什么,我将改变什么,我又将因什么而改变?眼前如同铺开了一张无边的白纸,等着我用缤纷绚烂的油彩去泼墨挥毫。我有期待,有忐忑,有惶恐,有壮志。”日记中,刘霞记录了踏上印尼土地的心情。

 

正式开展工作后,看到午餐的刘霞,思乡之情顿时翻涌如潮水:白米饭、炒粉丝、炸鸡、虾片和一片黄瓜,没有汤,没有其他蔬菜。当地的老师都喜欢用辣椒酱拌饭吃,然而刘霞不吃辣,只能可着劲儿喝水。一周过去,青春期也不曾长痘的她,脸上冒出了小痘痘,还患上口腔溃疡。

 

对环境的适应期,也比想象得要长。“可能是天气湿热的缘故,蚊虫、蟑螂很多,卫生间常有陌生的小家伙不期而至,都是些在靖江没见过的。”刘霞说,一起前往印尼的夏露萍老师手上、腿上全是红包,她闷闷地在微信圈发了一条被蚂蚁咬的信息,第二天早上6点多,崇高基督教学校中文部侯主任就将当地的防蚊药水送到了宿舍,并指导两个人怎么用。在第一实验幼儿园的工作群里,同事也纷纷出谋划策:喷除蚊剂、洒白醋……还有人联系一位旅行社老板,捎带物资。“被这样的热情环绕,在很多个时刻,我常常有错觉:自己从未远离祖国。”刘霞在日记中写道。

 

印尼的孩子外向、懂礼貌

 

崇高基督教学校是一所宗教色彩很浓厚的学校,教学楼有三层,一楼是幼儿园,二楼是小学和初中,高中在三楼。刘霞的工作,是幼儿园的中文课教学及组织工作。

 

刘霞发现,很多大班孩子能听懂一些中文单词,而且孩子们都非常积极与自己这样的新老师互动。“第一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建议小朋友们回家后,用长长的话向爸爸妈妈介绍刘老师,有小朋友在示范时加了一句‘我和中国的刘老师是好朋友’。”刘霞说。

 

下课后,孩子们会主动帮老师擦白板、整理教具,并诚恳地说:谢谢老师!早上遇到老师,孩子们会用中文打招呼‘老师早上好,上帝祝福你!’”“1月底,学校有中学生篮球联谊赛,学生可以自由交易。有两名学生走进我所在的老师办公室,推销椰果凉茶,见没人买,两个人就开始唱起来,还卖力地舞着,最终卖出了两杯凉茶。”印尼孩子的懂礼、外向,给刘霞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看见了信仰的力量

 

在崇高基督教学校,每节课都要先唱几首歌,另外,幼儿园每天都有15分钟集体唱歌的时间,每周集体唱两次中文歌,其余时间唱英文。老师和小朋友唱歌时一般不用伴奏,但调很准,声音很和谐,也许跟从小就唱祷告有关。在这里,不管孩子们有多吵,只要开始祷告,所有孩子都会安静下来,虔诚地闭上双眼。

 

学校附近有很多寺庙和教堂,每天天不亮,清真寺里就传出诵经的声音,但当地人从未觉得这是扰民。

 

远在异国他乡,我深深感悟到了信仰的力量。”这样的景象,让刘霞见之难忘。

 

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刘霞与夏露萍依然坚守在支教岗位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会和同校的华人老师,举杯遥祝亲人幸福安康、祖国强盛繁荣。我的征程刚刚起步,路走得再远,我会谨记,自己为什么出发。”刘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