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都市生态型农业生机勃勃

04.01.2016  12:09
        南通市通州区金沙街道平桥镇村位于新通掘公路沿线,邻近通州主城区。2013年以来,该村利用交通区位优势,流转土地近6000亩,发展成片林、葡萄园、鲜切花基地、螃蟹养殖等都市生态型农业项目。
        近日,记者在平桥镇村15组顾禧赟的对虾养殖基地看到,工人们正在搭建钢架大棚。2013~2014年,顾禧赟共投资300多万元建成占地面积60多亩的对虾养殖基地,亩产达800~1000斤,按每斤20多元的批发价计算,效益十分可观。“南美白对虾属热带虾种,通过大棚加温集中供养,运用解底、消毒、增氧等措施,比露天养殖提前一个月上市,抢占了市场空档。”顾禧赟说,今年最后一茬对虾全部起捞,全年总产量约5万斤。“目前刚刚搭建完23亩大棚,加上明年预计新增的35亩,将全部换成高位池养殖。”据介绍,土塘养殖对虾,每个池可投放4万尾虾苗,而用高位池养殖,每个池可投放35万尾虾苗,产量将远远高于传统养殖。
        不仅本村村民看到了平桥镇村紧邻城区的区位优势,一些外地种植户也看中此地的发展潜力,纷纷前来投资农业项目。平桥镇村22组的鲜切花基地建于2008年,主要种植非洲菊,由于货源新鲜、色彩多样,鲜花的销路不错。近两年,这个花卉基地在原有100多亩的基础上又扩展了30亩地,用于培育新品种。
        平桥镇村党总支书记邱卫国说:“村里工业用地少,我们就在农业上想办法、找路子,大力发展农业项目,传统的有水稻、小麦、成片林种植,今年又发展了100亩的藕田,60亩螃蟹养殖,还有50亩的家庭农场等。
        为了将项目引进来、发展好,平桥镇村积极为农业项目服务,把土地价格放低,让农业项目做好做大,以后再逐年提高土地租金。他们还积极向上争取农路、沟渠等项目,近两年投资200多万元,修建了总长约10公里的7条农路、3座泵站、10多公里防渗渠。“发展都市生态型农业给我们村带来了显著效益,这两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了60万元,免去了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款的征收,给老百姓带来了真正的实惠。”邱卫国说,今年村里还向上争取到了“高标准农田平整”项目,将投入200多万元建设农业基础设施,为发展农业项目提供更好的配套服务。
作者:吴昊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