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加快推进粮食全产业链联盟建设

04.02.2015  10:32

 

  粮食流通作为农业的主要环节,如何高效的参与引领和服务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粮食部门在解决数量安全之后,如何解决质量安全和结构安全,真正做到质量全程可追溯,优质就能优价?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不搞托市后如何生存发展,如何转型升级?南通市粮食部门顺应现代农业发展大势,主动研究,积极参与,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粮食全产业链联盟”的发展之路,并得到南通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2月2日,南通市委市政府在如东县召开了全市粮食全产业链联盟建设推进大会,号召全市粮食产区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借鉴,大力推广。

  粮食全产业链联盟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一是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直接流转土地,指定专业农资服务商,委托“全托管”等种粮组织种植,粮食收获后购销企业自己烘干、储存,以自己的品牌加工、销售;二是国有购销公司向独立经营的“全托管”等规模种粮组织下订单,种粮组织按指定的品种和农业投入品使用流程生产粮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烘干、储存,以自己的品牌加工、销售(主要是水稻),或烘干、储存,再卖给加工企业(主要是小麦)。

  2015年,南通市发展粮食全产业链联盟的目标为,一是海安、如皋、通州、如东等4个县(市、区)组织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部门流转土地的目标为确保8000亩,力争12000亩,也就是每个县(市区)确保2000亩,力争3000亩,发展“自营式”粮食全产业链联盟。二是与所在县(市、区)独立经营的“全托管”等规模种植组织合作建设“订单式”粮食全产业链联盟,确保合作面达30%,力争50%。以后每年逐渐增加。

  为了鼓励和促进粮食全产业链联盟建设,南通市政府将把全产业链联盟建设纳入政府考核范围,并在三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一是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参照对“全托管”模式奖励政策实行以奖代补。对参与全产业链联盟达到核定面积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新建烘干中心并为周边“全托管”经营主体提供粮食烘干服务、实现烘干服务中心共建共享的,纳入奖励范围;对参与全产业链推进建设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符合项目农业建设奖补条件的纳入奖励范围并给予优先照顾。二是加强部门协作。粮食部门作为主管、主事部门做好规则制定、机制完善、督查考核等工作,并协调解决在推进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农业(农机)部门做好优化整合支农涉农项目,在农业高产创建、农机购置、新技术推广、遴选“全托管”组织、科学用药、测土施肥和农资协作等方面,优先服务扶持粮食全产业链联盟经营主体;农办做好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建设组织和指导工作,抓紧农时流转土地,确保4月底水稻播种前签订好流转合同,秋季流转的也应在9月底前完成;农业保险部门为粮食全产业链联盟经营主体制定更为优惠的保险条款,提高粮食全产业链联盟投保基数,增强抗风险能力。经市农办、粮食局与中国人保南通分公司协商,同意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开展粮食全产业链粮食规模种植的保险基数由每季每亩550元提高到700元。三是优化基础设施等支持。各地要加强道路、泵站、供电、河道、水系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粮食全产业链联盟经营条件。推动乡镇人民政府围绕全产业链联盟经营主体开展紧密型服务,为全产业链联盟提供全方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