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学生模拟法庭审理案件

19.08.2015  01:00

   感受法律公正 增强权利意识

 

  南通市环保公益联合会近日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环境污染犯罪的模拟法庭。

  法庭上的法官、公诉人、被告、辩护律师的角色均为南通大学绿色方舟的环保志愿者所担当,模拟某化工贸易公司将废酸排入河道导致水质严重污染,控诉双方在模拟法庭上展开了激烈辩论。

   素材源于真实案例

  2013年8月~2014年,海门市汇泉化工贸易有限公司通过私设暗管,直接从竖罐的出酸总口排放逾4000吨废酸至新江海河,成为南通市迄今所破获的最大的废酸倾倒案。

  担任模拟法庭的指导老师、崇川区人民法院朱寿如庭长指出,虽然案件典型,但法律规定和适用范围有了新规定,无论是对公诉人、辩护人,还是法官,都是全新的挑战。正式的庭审是非常严肃的,一些的探索性、尚不确定性的言论是不容许的;而在模拟法庭就不同了,这是一个相对开放的语境。

   唇枪舌剑显示专业水平

  模拟法庭上,控辩双方首先围绕“排入河道的废盐酸是否为危险废物”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首先由模拟的公诉方进行举证,包括证人证言、书证、现场勘查记录、鉴定意见,认为被告行为违反了“两高”司法解释的规定,非法处置危险废物3吨以上即可入刑。

  此案所认定的数量超过4000吨,犯罪情节特别严重。对此,被告的辩护律师认为仅凭现场测定废酸的pH值均小于1,有腐蚀性,就属于危险废物,理由不能成立。

  紧接着公诉方对污染造成的损失进行举证,公诉方出示了《污染损失评估报告》,报告中认为对废酸的倾倒对水体和水生生物造成严重的损害,需要进行环境修复,修复费用为937万元。

  辩护律师表示不能接受,她用颇为激动的声音,直接指责公诉机关偷换概念,“污染损失”和“环境修复费用937万”不能混为一谈,这二者完全是不同的所指。

  对此,法院认为,废酸污染水体是不争的事实,至于水体需要修复,不是辩护律师说了算,而是由沿河的居民来决定。

   公众参与环保任重道远

  模拟庭审结束后,南通市环保公益联合会副秘书长李婷为活动进行了点评,她说:“通过模拟法庭可以认识到法律的神圣、庄严,认识到蔑视法纪、践踏法律必将受到严厉的制裁。

  参加观摩的人员认为不但辩论得精彩、有水平,而且对公众自身环境权益受到侵犯时如何进行捍卫很有启发。

  来自朝晖社区的居委会副书记郭琦告诉记者,听说有环保模拟法庭,居委会特定组织了社区环保科普团成员来旁听,听了之后感觉办理环境污染案件真是不简单:发现难、取证难、鉴定难、判决难、修复难。

  南通市律师协会副会长蔡斌说:“环境问题已由局部的、影响私人利益的问题发展成为涉及公共利益、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重大问题,公众参与环保是大势所趋。”( 周斌如  李婷  李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