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行动】南通四项举措积极应对企业职工讨薪问题
据南通市12348协调指挥中心“大数据”统计,今年该市一季度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139起,其中涉及企业职工(含农民工)1628起,占办理案件总量的76.11%,环比上升14%。针对讨薪案件易发、高发态势,市县两级司法局和法援中心积极采取措施,对法律援助案件及时受理办理,努力维护职工利益,促进和谐稳定。
一是加强咨询服务。 市县两级法援中心在接待大厅专设了“职工维权接待窗口”,安排专人热情接待咨询,耐心听取陈述,优先受理职工法律咨询和援助,实现“零距离”敞开式服务。会同信访部门完善法律援助值班、登记、转办、沟通协调等相关制度,详细解答群众的法律困惑,做好思想工作,避免纠纷升级。发挥12348法律咨询热线作用,为职工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法律建议。
二是畅通申请渠道。 通过法律援助站点,就近提供咨询、调解劳务纠纷、受理法援申请等服务。对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和补偿金的群体性案件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事程序,实现申请到指派一次性办理。对群体性欠薪案件,证据材料未齐时,援助机构先行介入,视具体情况给予代书、维权指引、代理交涉、调查取证等援助服务。
三是加快案件办理。 加强人社、法院、公安、仲裁、工会、信访等单位对接配合,及时受理职工群体性法律援助案件,坚持宜调则调、能诉则诉原则,提高办案速度和效率。发挥大调解组织作用,对一些诉讼难、执行难、关系复杂的案件鼓励运用非诉讼途径解决。同时,指派擅长办理涉及职工群体性案件的律师办理重大疑难案件,精心办好每一起案件,提升受援人的满意度。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 “五一”前后,组织各地法律援助机构会同相关部门陆续开展法律援助关爱企业职工(农民工)行动,发放法律服务一卡通、《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指南》等宣传资料,开展欠薪专项排查,坚持做好农民工法律咨询舆情分析和信息研判,及时受理处理职工维权案件,提高服务时效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