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实践】南通:加强政策扶持 破解发展瓶颈

07.09.2015  09:57
 

早在“十二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中,南通市就明确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建筑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要求。近两年,该市在绿色建筑、智慧建筑等规划编制中,始终突出转型升级主题,致力于生产基地、标准规范的研究,相继启动了一系列装配式建筑地方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工作。其中,预制装配剪力墙结构边缘构件加强与浆锚连接技术体系创新研究被列入住房城乡建设部2013年科学技术项目,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以下简称“NPC”)体系施工工法获得国家级工法称号。

建筑产业现代化正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业主怕后续设计、预制构件跟不上而不愿开发建设装配式项目,企业担心投资打水漂不愿投资生产线等问题。为加快项目落地,南通市要求发挥政府投资项目的示范作用,对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及国有资本开发的工程项目,率先采用装配式技术。同时,南通市要求,在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以4% 5%的递增安排装配式建筑项目用地,把“单体装配率达到10%”纳入规划要点,并对采用预制装配式现代化施工的建筑项目,予以50元/平方米的生态建设专项资金补贴。这些都从源头上大大增加了项目落地的可操作性。目前,该市范围内基本形成“333”产业化推进格局,即通州湾、海门港、海安华新三大产业化基地,海门中南世纪花城、龙信老年公寓、政务中心综合楼三大代表性项目,中南NPC、龙信住宅产业化、江苏通创三个研发机构。

此外,为整合监管资源,强化监管体系,该市结合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启动了审批和监管制度研究。一方面,按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实施要求,在报建、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验收中增加监管环节,并在施工图审查备案证书、竣工验收备案证书上标注绿色建筑星级等级、装配式建筑面积、结构形式、预制率等信息,确保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项目得到有效实施和监管;另一方面,通过明确各阶段质量监管程序、内容、要求,切实规范各方行为,要求市县两级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加大对预制构件生产、现场安装的抽查、巡查和专项检查力度,严格落实责任,对不达标的项目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确保装配式建筑项目在施工阶段的质量可控。

王璇 高峰

2015年8月31日《中国建设报》专题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