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三驾马车”提升刑事技术战斗力
刑事技术是公安机关侦查破案和执法办案的基础性和重点性工作,而实战水平高低则是检验刑事技术战斗力的根本标准。南通市公安局着眼“打得赢”目标,以实战培训、规范管理、物证实效“三驾马车”为抓手,推动刑事技术工作迈上新台阶。2014年以来,南通全市通过物证信息对比成功串并案件3468起,破获案件1992起,物证利用率达31%,刑事技术破案数占全部破获案件的四分之一。
突出实战培训,提升队伍战斗力
2014年11月30日晚,南通市通州区公安局接到报警称,辖区川姜镇一家纺公司的工人被两名戴口罩的男子捅伤致死。多名刑事技术民警连夜赶赴案发现场,其中还有三名南通市公安局的技术骨干。
“这怎么勘查啊?”现场,从1楼到7楼全是血,让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民警项叶飞等人傻了眼。三名技术骨干当即带领他们分层进行勘查,手把手传授经验,几人一直忙到第二天中午。来不及休息,他们从现场提取的300余份检材中发现线索,很快锁定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为刘某和李某。12月1日,两人在苏州落网。
项叶飞说,这次实战体验让他获益匪浅。原来,当时恰逢通州区公安局多名有经验的技术员调离岗位。新老交替时,南通市公安局派出三名技术骨干进驻通州,开展为期1个月的实战带训。这让项叶飞等五名新警得以快速成长。
每年,南通市公安局均会派出刑事技术骨干在全市各地开展实战带训。“以实战来提高培训效果。”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胡文瑞介绍,他们探索建立的实战与培训交融发展的新模式,定期选派痕迹、法医、DNA专业人才到县级技术室开展实训,在加强专业人才自身锻炼的同时,将培训课堂搬到实战现场上。
在此基础上,南通推动建立起了更加科学规范、适应实战需求的三个实战化培训体系。对工作不满三年的刑事技术民警开展刑事技术基本技能轮训,着重加强现场勘查、指纹鉴定、足迹检验等方面的实战技能培训。
据统计,2014年,南通市公安局对工作不满三年的刑事技术民警全部进行了轮训,组织开展新规范培训10余次,选派技术员90余人次参加公安部、省公安厅的专业技术培训。
突出规范管理,提升检验鉴定公信力
为了明确规范检验主体,南通依托全省物证管理系统,推行侦查员委托检验、技术员受理鉴定、勘验与鉴定分离的模式,明确现场提取、委托送检、检验鉴定等不同环节的主体责任,流程的规范保证了鉴定结果的公正性。去年以来,全市检验鉴定全部通过物证管理系统流转,现场勘验和检验鉴定全部实现了分离。
2014年,公安部公布2013年度刑事技术实验室能力验证(盲测)成绩,南通市公安局参加的死因鉴定、DNA检测、足迹鉴定等11个能力验证项目全部取得最高等级“满意”的优异成绩。这一年,南通市公安局DNA实验室被评为公安部司法鉴定DNA专业重点实验室。此前,该实验室还通过了CNAS认证。
2014年1月,贵州发生一起爆炸案,致多人死伤。案发后,南通市公安局DNA实验室根据指令,担任该案部分建材的检验鉴定工作,并从送检材料中检出受害人DNA,为该案的成功告破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2006年以来,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DNA实验室年均检验各类案件达6000余起,破获刑事案件1400余起,DNA检出率始终保持70%以上。
南通全市县级刑事技术室还实现了所有类别鉴定标准和鉴定文书的规范统一,并全部配备专职技术管理员,规范器材装备、现场勘验、检验鉴定、物证管理等。
严格的质量控制,切实提升了南通刑事技术规范化管理水平。目前,南通全市8家县级刑事技术室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海安、如皋两家刑事技术室被评为全国示范技术室。
突出物证利用,提升现场物证破案效率
现场勘查中发现、提取的物证,只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才能真正服务实战,转化为破案力。南通市公安局全面推行现场勘查“四必”制,即对辖区所有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做到“必勘、必采、必录、必比”,通过分类勘查实现全部勘查,信息采集向全时空、立体式勘查拓展,提取信息全部录入专业系统检验比对,以制度保证现场物证信息得到充分利用。
前不久的一天晚上,南通大学4间学生宿舍被盗。民警现场勘查后并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仍将相关信息录入系统。办案民警检索发现,该案与之前发生的10余起校园宿舍盗窃案极为相似。由于犯罪嫌疑人非常狡猾,加之学生宿舍防范设施欠缺,给案件侦破带来很大困难。
警方没有气馁,南通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民警宋佳宾再次来到案发现场寻找蛛丝马迹。这一次,他成功提取到了生物检材,并锁定犯罪嫌疑人为丁某。当天下午,丁某在暂住地被擒。
“我们严格落实现场提取物证剔除制度。”胡文瑞说,在追求现场物证数量的同时,南通警方更加注重物证的质量。与案件无关物证一律不得录入各个系统。对与案件相关的则实行区别化标注,以物证与犯罪关联度为标准,分为充分确定、不完全确定、不排除三类,为下一步物证利用提供指导帮助。
据统计,去年南通勘查的刑事案件中,提取到物证信息的有6448起,全部录入专门系统开展检验对比。□本报通讯员计永林苏锦安本报记者尤莉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