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南水未出现水质安全问题 南城水碱下降近七成
昨天,自来水集团的水质检测员入户查水质。京华时报记者范继文摄
昨天,记者从北京市自来水集团获悉,自去年12月27日“南水”进京开始,24天来本市共检测管网水质7600次,未出现水质安全问题。其中,南城100%饮用“南水”地区的居民自来水水碱下降近七成。此外,自今年1月12日起,主要供应中心城区的第九水厂每日增加取用10万立方米“南水”。预计今年夏季“南水”比例将提高到本市总用水量的一半。京华时报记者文静
新增159个水质检测点
为确保“南水”进京后首都供水安全,市自来水集团在原有302个检测点的基础上,又在全市供水管网终端新增设159个水质检测点。截至1月19日,24天共检测管网水质7600余次,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市自来水集团新闻发言人梁丽介绍,“南水”进京后,市自来水集团针对159个检测点建立了水质检测队伍,由200人分成100个组,提高供水管网水质检测频率。新增设的供水管网终端水质检测点,覆盖居民小区3500多个,每个点每天检测两次水质。
据介绍,对159个管网终端水质检测点的检测时间确定为每日早5-6点、下午4-5点。梁丽表示,早晨自来水管道内壁经过整晚的浸泡后再进行检测,如果这个时候的浊度指标符合国家标准,那么表明管网运行平稳,水质安全可靠。如果选择在流动快的时候检测,不容易发现水质问题。
南城水质硬度降近七成
梁丽介绍,增加的159个检测点主要检测两个指标——浊度和电导率。浊度是反映水的清澈程度,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管网水质浊度应不高于1个NTU,“南水”进京后,全市的159个检测点实际检测的供水管网水质浊度值在0.2-0.8NTU范围内,远低于国标。
此外,为确保水质安全,落实接纳“南水”按照“由外到内、分时段、分区域、逐渐加量”的原则,需要掌握和控制6个接纳“南水”水厂的供水区域,对159个检测点检测电导率是一个重要手段。据悉,电导率反映的是自来水中离子导电能力,由于不同水源的电导率不同,生产出的自来水电导率也存在差异。通过测定某一地区的自来水电导率指标,可以判断该区域使用的自来水由哪个水厂生产。
159个水质检测点可以对自来水硬度进行检测,也就是市民非常关注的反映“水碱”现象的水质指标。过去,部分南城地区如大红门、建欣苑一带,使用的是本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混合水,自来水硬度在350-380毫克/升,水碱现象较为明显。“南水”进京后,郭公庄水厂供应区域内的用户反映“水碱”明显减少。经检测,郭公庄供水区域内,自来水硬度约为120-130毫克/升,水碱下降幅度近七成。
5月底日取南水170万方
梁丽介绍,从1月12日起,第九水厂日增加取用“南水”水量10万立方米,提升为34万-37万立方米,“南水”与本地水源按1:3的配水比例供水。
截至1月19日,6个水厂分别接纳“南水”量为:郭公庄水厂462万立方米、第九水厂664万立方米、田村山净水厂392万立方米、第三水厂148万立方米、门头沟城子水厂91万立方米、长辛店水厂48万立方米,共计1805万立方米。
今后将根据用水需求、水厂运行、供水管网水质安全等情况,适时增加“南水”取水量,预计到今年5月底,也就是夏季供水高峰前,每日取用“南水”水量将达170余万立方米,预计占全市用水总量的一半左右。
>>探访
居民做米饭不用再加醋
自“南水”进京后,丰台区建欣苑小区的自来水全部来自郭公庄水厂,成为南城100%用上“南水”的小区之一。
建欣苑四里的居民李聪敏告诉记者,自“南水”来了,烧完的开水水面那层漂浮物不见了,清亮甘甜了。“再也不用天天刷一层厚厚水碱的壶底了”。李聪敏指着厨房一角的一瓶米醋说:“以前煮米饭时,老伴儿一定会往饭锅里倒点儿醋中和一下。‘南水’来后,醋瓶子就一直没动过。”李聪敏感慨地说。
市自来水集团的水质检测员现场对李聪敏家的水质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水质硬度为120-130毫克/升。而“南水”来之前,该小区自来水的硬度在350-380毫克/升。
原标题:进京南水未出现水质安全问题南城水碱下降近七成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