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与管理系列报道一
[编者按] 南水北调,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北方缺水问题决策兴建的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特大型基础设施工程,江苏境内工程于2002年12月27日开工建设。十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和省水利厅的正确领导下,省南水北调办、江苏水源公司会同省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经过不懈努力,2013年11月15日一期工程全线正式通水,实现了“工程率先建成通水,水质率先稳定达标”的总体目标。一期工程建成以来,通过江水北调工程和南水北调新建工程统一调度、联合运行,已经多次组织参与年度调水送水出省、省内抗旱调水、南四湖生态应急补水等活动,工程效益得到初步发挥,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沿线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为总结回顾我省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建设与管理历程,即日起,我们在江苏水利网、江苏南水北调网开设《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与管理系列报道》,宣传我省南水北调工作取得的成绩,总结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展示南水北调工程良好形象,推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与管理各项工作圆满完成,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为有源头活水来
——江苏省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建设与管理纪实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以长江为起点,建东、中、西三条干线,分别从长江下、中、上游调水北上,穿越淮河、黄河、海河三大河流,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构成中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江苏属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东线工程主要是在现有江水北调工程基础上扩大规模、向北延伸。工程分三期实施,一期工程主要建设调水工程和治污工程两部分。调水工程通过建设宝应站等泵站工程,疏浚卤汀河等河道工程,实施洪泽湖等影响处理工程等,形成新建南水北调工程与我省江水北调工程共同构成的调水工程体系,实现年新增调水北送36亿立方米的水量目标;治污工程通过实施截污导流工程、工业点源治理、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治理、污水处理厂与配套管网建设等,实现输水干线水质达到地表Ⅲ类水的水质目标。
精益求精 建精品工程
2013年11月15日我省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全线正式通水,实现了“工程率先建成通水,水质率先稳定达标”的总体目标。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十多年来,在省水利厅的统一领导下,省南水北调办、江苏水源公司紧密配合,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和省水利厅对南水北调工作的决策部署,做到对上多争取、对外多协调、对内严管理,敢于面对困难,敢于负责担当,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有效的工作合力,扎实推动我省南水北调工作圆满实现了规划设计一流、建设质量一流、建设效益一流、建设形象一流的目标。
严格基本建设程序,率先完成建设任务。本着统筹安排、加快建设、合理布局、利于管理的原则,科学制定实施计划,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建设责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基本建设程序,优化深化设计,强化目标管控,加强督促检查,及时组织完工验收,保证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推进。2013年5月,在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沿线7个省份中,率先组织省内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全线试通水。
加强质量管理,建成工程质量优良。始终以强化质量责任体系和规范质量管理行为为基础,注重源头控制,强化过程监管,突出问题整改,严格责任追究,保持质量管理高压态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在抓好质量的同时,充分重视建筑形象设计,努力打造水利工程新亮点。2013年国务院南建委专家委在通水质量评定中,对我省南水北调工程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
创新工作机制,治污工作成效显著。省政府明确省环保厅牵头负责南水北调治污,省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头负责项目实施,并与相关市政府签订了治污责任状,明确了治污目标、任务和节点要求。在治污过程中,省南水北调办积极做好沟通协调、信息传递、截污(尾水)导流工程建设等工作,省市之间切实加强沟通协调,抓好治污源头管控,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通过不断治理,南水北调水质已经达标,沿线水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推动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上新台阶。2014年5月,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高度评价了我省南水北调治污工作取得的成绩。
坚持阳光操作,征迁安置和谐稳定。省南水北调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管理、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理监测,严格资金监管,及时妥善化解矛盾。没有发生有影响的群众阻工事件,没有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保证了各项工程按期开工建设,保证了和谐工程建设环境,保证了拆迁群众安居乐业。征迁安置工作多次获得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表彰。
积极研究探索,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结合工程建设需要,系统分析重大技术和关键设备的现状,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努力把握研究重点,有效突破技术难点,强化关键技术和施工工艺攻关,有效提升了工程质量,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10多项技术获得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引进市场机制,创新建管模式。我省南水北调工程从建设之初,就创新性推行政府宏观调控、准市场机制运作、企业化管理、用水户参与的新型建设管理模式,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广泛开展项目法人直接建管、代建制、委建制等多种建设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为全省重点水利工程建管模式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围绕目标 发挥工程效益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实施,完善了我省原有江水北调工程体系,增强了受水区的供水保障能力,提升了我省苏北地区防洪排涝效益,提高了苏北地区交通航运条件,改善了工程沿线的区域水生态环境,还对我省旅游业、水产养殖业、建材生产以及劳动力就业等多个方面带来了有力促进,产生了巨大的综合效益和深远影响。
从2006年宝应站工程建成开始,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在江水北调工程的主导下,就多次参与防洪、排涝、抗旱、航运等工作,充分发挥了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各级领导、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肯定。2013年10月全线试运行后,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已经先后4次发挥效益。2013年11月和2014年5月分两次圆满完成了年度调水任务,总计调水出省8045万方。2014年6月,为支持徐州地区抗旱,根据省防指统一调度,南水北调刘山站及解台站投入抗旱运行。2014年8月,根据国家防总指令,为向南四湖进行生态补水,我省新建、改建及改造的18座泵站中有15座投入了运行,历时20天累计向南四湖下级湖调水8069万方。运行期间,各工程均能安全稳定投运,输水能力满足规划设计要求;水情、工情正常,相关河道水流平顺,过流良好,调蓄湖库运行正常,工程性状一切正常。
通过南水北调治污工作的持续深入,到2013年,14个控制断面考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2013年,国务院南建委专家委组织了治污规划实施效果的总体评估,认为江苏圆满完成了治污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达到了规划的预期目标,为东线一期工程如期通水奠定了坚实基础。由省南水北调办负责实施的第一期徐州市等4项截污导流工程已经全部投入运行并发挥效益。特别是在非汛期,导流工程不仅能确保尾水不进入主体工程,而且充分发挥了工程效益,提升了城市水环境容量,改善了区域水生态文明,为工程沿线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可利用水资源保障。
江苏省南水北调工程从建设伊始到如今规模与效益初显,无数南水北调建设与管理者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我省南水北调工程从建设管理为主向运行管理为主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继续抓紧推进后续项目建设,抓好治污与水质达标管理,推进征迁安置工作收官,加快研究南水北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认真编制南水北调“十三五”规划和二、三期补充规划的完善工作,确保我省南水北调工程效益持续、稳定与更大发挥。(供稿:省南水北调办 责编:厅办公室 栾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