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眉凝雪,用青春拥抱南极 ——听南大博士说南极科考之旅

03.05.2016  12:38

  新华报业网讯 带着一套科研物资,两包连体服装,南京大学博士刘科随第32次南极考察队参与了长达5个月的南极之旅,上周回到南京。昨天,记者采访了重返校园的刘科。

  身穿一身浅灰色外套的刘科是个阳光大男孩,尽管回来这几天,还能感觉到有些心跳不均的不适,但他已经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开始整理科考中的数据。南极之旅,显然让他比同龄人更多了一分坚韧。

  在南极大陆的55天,大部分时间都是“极昼”,太阳一直挂在天上,没有了日夜的更替,也打乱了一些队员此前规律的作息生活。刘科笑说,极昼带来的好处就是考察队可以利用一天24小时的白天尽快开展科考和建设工作。

  尽管生活有不少艰苦,好在也有大自然的惊喜作为“补偿”。在中山站周围,刘科第一次看到了各种企鹅,这种“呆萌”的动物让队员们惊喜不已,但大家都严守南极条约,距离企鹅5米外,据说受到惊吓的企鹅会长不胖,没有足够的脂肪,它们会无法度过寒冬。

  身在南极科考队,刘科感觉到自豪,他时刻能感到身边同伴的智慧、勇气和友爱。

  刘科说,南极的冰层有2000多米,冰裂隙的最大深度在1000-2000米,掉下去必死无疑。“去年11月21日,我所在的内陆昆仑队和格罗夫山队分别,大家在对讲机里相互喊着祝福的话语‘一路平安’‘保重身体’!你一句,我一句,一直持续了十几分钟,直至对讲机信号消失。”今年27岁的刘科突然有了点生离死别的感觉,“大家的祝福都是来自心底的真诚,有一种搭载梦想、慨然前行的味道。

  团队之间的协作在南极也显得更加重要。“我挖一个3米的雪坑,至少需要3-4天,但机械师用扫雪机,2-3个小时就可以帮我搞定;测温度的队员需要把温度链放到地下10米,没有我们钻雪芯的队员协作,也是不可能完成的。茫茫一片‘白色沙漠’,队员之间互助协作也让我收获了不少珍贵的友谊。”为了在恶劣气候下完成任务,深冰芯钻探小组,实施“两班倒”作业模式。“白班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夜班接着工作到凌晨2点。没有人有怨言,没有人偷懒,原本计划要五六天完成的任务,我们三天就完成了。”深冰芯钻探小组总计钻探117个回次,钻取了351.5米深的冰芯,这是中国南极冰芯钻探史上单季进尺的新纪录。

  作为南极考察队的一分子,刘科说,最难忘的时刻是考察队开赴南极海拔最高点。“4093米,用几个空油桶堆积做了标志,上边插着五星红旗,看到国旗的一瞬间,油然而生一种对祖国强大的自豪。”刘科和同伴们尽情拍照,欢呼。“这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能够参与国家极地考察事业的光荣和使命。” 本报记者杨频萍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