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审贫困生感受入学“绿色通道”

20.08.2016  14:35

  “我上大学的费用已经不成问题,请帮我转告爱心人士,不用再给我捐资,请把爱心捐给更需要的贫困生。”18日,刚考取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专业的云南省怒江州贫困学子陈晓伟告诉记者。

  13日晚,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16岁的陈晓伟在县城做家教,为攒钱上大学,用馒头蘸辣椒粉当成一顿饭。随后,包括南京审计大学在内,社会各方纷纷向他伸出援手。

  云南兰坪县营盘镇鸿尤村一处破旧的小屋,就是陈晓伟的家。他73岁的外婆双目失明,父亲打工时摔伤了腰,失去劳动能力,长年在外打工的母亲右手被机器绞断两根手指,靠每月2000多元收入以及捡饮料瓶、啤酒瓶卖钱,维持全家生计。

  家境贫寒,没有阻挡兄弟俩向上的脚步。继哥哥前年考上大学后,陈晓伟今年又以610分的高考成绩,考进南京审计大学,高出当地一本线85分。

  高考一结束,陈晓伟就忙着做家教。在他曾就读的兰坪一中一幢废弃危楼里,有个简陋的房间成了他做家教的栖息地。“住在这里,既不给学校添麻烦,又能省下房租,能省一点是一点。”他坦言。

  一日三餐,同样能省就省。做家教初期,他经常几只馒头蘸点辣椒粉,再喝点白开水,两三块钱就能解决吃饭。他说,“如果到小饭店去吃,一顿饭少说也要八九元。

  大学一年的学费要5200元,住宿费1500元,加上生活费等,开学各种费用就要1万元左右。做家教两个月,陈晓伟攒了近4000元,还差不少钱。11日,听说国家助学贷款已可以办理,他立即递交申请。

  13日晚,央视报道陈晓伟“馒头蘸辣椒粉当饭”攒钱上大学的自强事迹,感动无数观众。

  “电视报道过程中,我就收到副校长王会金转发来的微信。随后,校党委书记王家新、校长晏维龙又打来电话,要求我们抓紧联系陈晓伟,详细介绍国家和学校的助学政策,请他一定放心来报到!”南京审计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孙宏斌说。

  孙宏斌随即按照电视上提供的号码跟陈晓伟联系,可电话一直占线。在坚持拨打近1小时后,当晚10点45分,孙宏斌终于跟陈晓伟通上电话,转达校领导的问候,介绍相关政策。

  “当时,我申请办理的国家助学贷款还未批下来,接到学校老师打来的电话,我如释重负。”陈晓伟回忆说。

  “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是我们一直坚守的原则。”南审学工部部长张维介绍,“绿色通道”保障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无障碍入学,学校“贷、奖、勤、助、免”体系保障贫困生完成4年学业。国家助学金覆盖所有经济困难学生,每人每年2000元至4000元不等;学校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每周工作不超过10小时,报酬为每月200元至500元。此外,贫困生还可争取各种奖学金。

  14日晩10点10分,南审官方微信推送《昨晚央视报道的这位新生,他说他一定会来南审!》一文,在全校师生、校友中产生热烈反响,截至18日17时,文章的阅读量达22088人次,有148人留言表示愿意帮助陈晓伟,或赞扬学校的人文关怀。

  “我是理学院FRM教育中心的负责老师,如果这位新生有意向考证,我承诺免除其学费,可以随时联系我。”微友“夏天”留言说。微友“葳蕤”表示:“看到晓伟妈妈如此辛苦,很想助力一把,我可以给晓伟妈妈一份包吃包住,每月不低于4000元的工作。”目前,陈晓伟已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捐资8万多元。本报记者 蒋廷玉

编辑: 郑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