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环保实践课灵活多样
大到太湖治理 小到水质采样
暑期社会实践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记者近距离了解南京大学的暑期社会实践情况发现,环保类实践课题逐年增加,内容涵盖水、气、土壤、固废等领域,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以水为例,大到太湖治理,小到一个县城的水质状况调查,关注广泛,由面及点、由表及里。
调研深入基层一线
今年暑期,通过组建核心项目团队、院校两级团队,南京大学学生开展了305个社会实践项目,其中69支团队关注环境保护,近300名南大学子深入农村基层、县域城镇和城市社区,调研涉及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气候异常、资源开发、废品回收、节能减排、自然灾害预防等问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当然,部分项目也有缺憾,如选题虽好,却囿于学生的阅历,且资金、时间和精力投入不足,使研究未能足够深入。许多学生对记者表示,今后会用心把实践调研做好,提升影响力。
从7月中旬到9月初,记者的邮箱里陆续收到南京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投稿。其共同特点在于,青年学子对项目颇为用心,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不仅开展专业性科研,进行各类问卷调查,还设法联系相关职能部门或者运营单位采访。
例如Aura团队调研了南京市公共自行车的发展现状。队员们实地调查部分停车点情况,对市民进行问卷调查,获取使用意见和建议。为寻找解决办法,队员们联系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了解政府公共自行车建设的宏观规划;到负责运维的南京市公共自行车有限公司调研公共自行车管理、维修等情况。在老师指导下,团队提出建议,把自行车道建设纳入城市规划,营造适宜公共自行车发展和公众绿色出行习惯培养的环境。
专业指导精准实用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袁增伟认为,不少暑期社会实践的参与者是大一、大二学生,专业基础相对薄弱,但参与兴趣和热情较高,如有老师适当引导,确保研究方法科学可行,也能做出些成果来。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刘蓓蓓每年都会指导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她告诉记者,过去学生的选题比较宽泛,如垃圾回收、废物利用、居民环境意识调查等,容易使调研成果不明确、不深入。近年,项目选题关注点更为细小、精准,与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热点结合更紧密,且实用性更强。她今年指导的一个项目关注居民饮用水,研究影响居民饮用水选择的因素。有净水器生产企业对此很感兴趣,主动联系,希望提供资助。
据刘蓓蓓介绍,学生和老师经过双向选择,确定项目和指导老师。每个项目的指导老师会对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调查模型建构进行把关,确保调研的专业性和科学性,让学生能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和能力。
例如,金陵寻污实践团队调研南京黑臭水体。团队先是面临检测仪器不完备的情况,后又面临仪器操作不熟练的问题。测量了几组数据,队员们意识到采样后当场测量才能增加数据可靠性,决定主要从氨氮和溶解氧两方面鉴定水体黑臭程度。在老师的帮助下,困难被一一克服,队员们不仅亲身体会到科研工作的严谨性,也提高了自身能力。
学校支持鼓励创新
南京大学针对不同项目,根据调研成果的具体进展,不同程度地给予资金支持和平台展示机会。
记者从南京大学校团委了解到,目前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采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深度融合的形式来推动。第一课堂思政课共3个学分,鼓励每位学子参加校团委组织的社会实践,组队、选题、调研,并以提交课程报告的形式获得第一课堂学分。
每年9月,优秀的暑期调研课题可以申报校内创新项目,也可以参加校团委组织的挑战杯竞赛、就业指导中心组织的创新创业大赛等高端赛事,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将调研成果向专业论文进行深化。
南京大学对学生社会实践给予的资金支持,有助提升第二课堂的质量和效果。首先立项团队都会获得启动经费,核心立项团队为2000元,校级立项团队为1000元。学校后期再对各项目成果进行考核,考核优秀的团队将获得500~1500元不等的奖励,特别优秀的普通项目还可以通过成果立项转化为校级团队,获得追加启动经费和奖励经费。各院系、指导导师也会结合自己的课题项目、院系活动给予项目不同金额的支持。此外,通过与校外单位合作,校团委还为教师、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和竞赛等设置了专门的奖励奖金。
( 李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