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化实小举行“做中学”项目汇报展示

13.03.2015  12:08

 

千紫万红翘首盼,只待春雷第一声。3月11日中午,东南大学“做中学”项目研究中心周建中主任、叶兆宁主任,南京市教育局张萍科长、琅琊路小学冯毅副校长一行在化工园区进修校蔡永刚校长的陪同下来到南化实验小学,检查该校“做中学”项目开展情况并听取项目开展初期成果汇报。

整场活动分为做中学《神奇的种子》展示课和学校“做中学”项目汇报两个部分。杨可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神奇的种子》。杨老师基于学情,别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循循善诱的“做中学”引导,精确到位的讲解示范,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讨论交流,给各位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中学”项目汇报一开始,张星老师播放了南化实小校园纪录片《哈比特城印象记》,重点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一班一品”特色课程以及学校体育艺术俱乐部的运营情况,引起了各位专家的浓厚兴趣。接下来,夏荣国副校长就学校做中学项目开展实施情况作了专题报告,从成立做中学研究小组、设立专项资金、添置教学设备、做中学课程的教学研究四个方面作了详细阐述,并重点介绍了学校在做中学课程研究中的三个维度:集体研修、案例研究、创新课程设置。张星老师介绍了学校先期“做中学”课程设置的想法,选择一年级开设课程是为了便于孩子接受系统的做中学教育,之所以只选择五个班级进行做中学教学,是想先在五个班级进行试点教学,取得效果后再全面推广。所挑选的五个班级也是基于孩子的浓厚兴趣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得到孩子们的喜爱和家长们的认可后再普及到一年级全部班级。学校的汇报受到了各位专家的好评。

听完报告,各位专家肯定了该校在“做中学”课程研究方面做出的大胆尝试,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可以将开设做中学课程的实验班级和没开设课程的班级做几次对比,记录下相关数据,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明显看出做中学课程能够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课堂上要训练孩子做好实验记录,这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也为孩子们将来进入初中撰写实验报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甚至有助于他们撰写科学论文。一番智慧的碰撞,为南化实小人打开了一扇思维之窗。

最后,张萍科长及周建中主任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做中学理念的转变也对教师的教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轻易地否定学生的答案,不能局限孩子们的思维,而要层层推进、不断追问,直到孩子自己讲出问题的答案,切记不能直接告知学生答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多方预设、备足课程。如果既定的教学目标不能达成,不可强行推进,而要据孩子的接受程度而定,只要孩子能有所得、有热爱,就可判定为已达成教学目标,切不可以本为本,僵化教学思路。

区教师发展中心的蔡永刚主任和南化实小胡福如校长对专家们的指导表达了谢意。他们坚信在各位专家的指引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南化实小的“做中学”项目研究一定会取得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