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首现罕见疣鼻天鹅 此前没有影像记录

12.01.2016  18:05
南京首现疣鼻天鹅。 □金陵晚报记者 许军

  南京首现疣鼻天鹅,且有明确的影像记录!观鸟爱好者韦晔在其微信公众号“跟着动物去旅行”上发布了疣鼻天鹅图片和视频记录,引起了观鸟爱好者的关注。

  上周六,韦晔前往长江北岸一处湿地观鸟,准备离开时,一只天鹅从芦苇中飞出,在空中盘旋一圈后又落入不远处的水中。“南京的江边,天鹅可不是常客,”韦晔对于天鹅的出现颇感意外,“小天鹅?这是我的第一直觉!

  据了解,全球共有7种天鹅,中国有稳定、可信记录的主要有3种:大天鹅、小天鹅和疣鼻天鹅。其中小天鹅是南京的常客,每年冬天在石臼湖越冬;大天鹅主要在北方越冬,南京只有过零星的记录。“这只天鹅落下后,和水面的家鹅一起游荡。烟灰色的羽毛表明,这是一只未成年的天鹅。”通过望远镜,天鹅的容貌看得更清晰了,韦晔有点困惑,从体型上看,颈部和身子的比例更像大天鹅,但嘴部的斑块接近三角形,又排除了大天鹅和小天鹅的可能。难道是少见的疣鼻天鹅?

  “结合鸟友的判断和图鉴,在长江边发现的这只天鹅确定为疣鼻天鹅。”韦晔向记者展示了照片以及录下的疣鼻天鹅在水中觅食的影像。据了解,如此详实的疣鼻天鹅在南京出现的记录,至少近十年来未见。据观鸟爱好者们推测,这只疣鼻天鹅可能是在迁徙过程中脱离了大部队,迷失了方向,在南京停留。

  疣鼻天鹅的到来,是不是因为被长江边的生态环境所吸引?韦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恰恰相反,数年前雁鸭声声的滨江湿地,如今因为人类的干扰,已经无法让水鸟容身,“除了周边的城市建设,湿地最明显的变化是,大片的芦苇被清理干净,变成一个个鱼塘。过去冬天记录过的鸿雁、豆雁、灰雁、花脸鸭都已经销声匿迹很多年了。

   [新闻链接]

   大天鹅

  繁殖于新疆、内蒙古和东北,越冬于黄河和长江中下游流域,迁徙时经过华北、华东和东南沿海,南京有零星的记录;

   小天鹅

  越冬于黄河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南京石臼湖有比较稳定的越冬记录;

   疣鼻天鹅

  繁殖于新疆、青海、内蒙古、甘肃和四川北部的草原湖泊,越冬于华东和东南沿海,南京此前没有已知的影像记录。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