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江豚科学考察启动 将持续两年时间

13.04.2017  10:50

        长江南京段究竟有多少只江豚?它们分布在哪里?有什么生活习性?昨天,南京长江江豚科学考察启动,考察获得的信息将对这些问题给出答案。

        本次科学考察由市农委和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联合开展。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南京江豚保护协会会长杨光担任考察队的负责人。杨光带领的团队曾围绕鲸豚类生态学、遗传学、进化与保护生物学等方面开展了长期深入的研究。他告诉记者,本次科考将准确掌握南京长江江豚的种群现状,深入了解保护区内江豚的数量、分布、活动规律、栖息地质量及其选择利用、水生生物资源、人类活动等信息。

        昨天上午,记者跟随科考船在长江上进行巡察,遗憾的是,一个多小时内,未发现任何江豚的行踪。对人类来说,江豚“神出鬼没”,很难掌握它们的行踪,接下来科考队将以怎样的方式对江豚进行考察呢?杨光说,在前期预调查和初步野外观测的基础上,将应用目前国际鲸豚类野外调查普遍使用的方式,包括船只路线调查、照相和视频识别、定点观察、问卷调查,以及无人机航拍等新型野外调查与监测技术。

        调查将持续两年时间,这将是长江南京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调查最全面的一次区域性鲸豚类科学调查。市农委有关负责人说,本次科考所获得的信息将为科学保护江豚提供依据和对策,从而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保护与管理措施。

        长江南京段现存约40头江豚

        长江南京段有多少头江豚,南京已经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昨天,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杨光告诉记者,长江南京段栖息着一个稳定的江豚群体,南京也是长江流域唯一能在市区观测到江豚的城市。业内人士估计,长江南京段现存的江豚数量在40头左右,但最终的数据还有待此次科考的结果。

        对于江豚的保护,农业部发布的《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中提出,分为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饲养3种方式。南京目前采取的是就地保护。“从保护生物学角度来讲,就地保护是物种保护的最优选择。”杨光说,江豚的就地保护是当前保护工作的最核心内容,也是终极目标。在省市两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2014年10月,南京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成立,保护区西起江宁区新生洲,与马鞍山市相邻,东至南京长江大桥,规划总面积86.9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30.25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23.66平方公里,实验区面积33.01平方公里。

        为了对江豚进行就地保护,近年来南京采取了很多措施。市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南京严格控制保护区内新建港口码头数量,同时将保护区内的100多户渔民逐步迁出,最终实现在保护区内彻底禁渔。南京已连续14年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修复水域生态环境。不久前公布的2016年农业部组织的保护区专项评比考核结果中,南京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综合得分129分,在全国50个省级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中名列第二。

        江豚比大熊猫还稀少

        新闻链接

        作为全球唯一的淡水江豚,长江江豚目前数量比大熊猫还稀少。此前有调查称,整个长江的江豚数量不足千头。南京江豚保护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长江江豚俗称“江猪”,为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成年体长平均为1.2—1.6米,寿命约20年。其吻部短圆,看起来就像一直在微笑。江豚很聪明,智力相当于大猩猩。江豚繁殖率很低,每胎只产一头。(许琴)

来源:  南京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