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遭日军空袭后最早“经验”被发现
记者昨天了解到,市方志办在收集1937年侵华日军空袭南京的史料时,新发现了著名教育家吴贻芳1938年3月初发布的《在京四个月空袭的经验》,这是目前已发现的南京遭到空袭后的最早经验总结。
从1937年8月15日开始,侵华日军对南京城不区分平民目标的“无差别轰炸”一直延续到12月13日,长达近4个月时间。时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院长的吴贻芳,在侵华日军的狂轰滥炸之中坚守岗位,一直到12月3日,侵华日军已逼近南京郊区时,她才从水路离开南京,到大后方安排迁校成都的事务。
在南京坚守岗位期间,吴贻芳不仅记下了目击到的侵华日军空袭暴行,而且系统整理了应对空袭的实践经验。1938年3月开始,当时的“交通部成都广播电台”开始定期邀请知名教授举办广播演讲,从不同角度分析国际国内的抗战局势,为持久抗战提供经验参考。吴贻芳是第一批受邀演讲的教授之一,她以“在京四个月的空袭经验和诸位一谈”作为演讲的主题,这也是南京沦陷后首次有学者公开发布的南京空袭和防空的系统经验总结。
对敌机空袭无须惊慌恐惧,要镇定并加强抗战决心
从这份此前未进入抗战史学术界视野的史料中可以看出,吴贻芳虽然不是军事家,但她以知识分子的学术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审视了南京遭受空袭的方方面面。吴贻芳将侵华日军空袭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去年八月十三日上海战事爆发,敌人没有给首都预备的工夫,即于十五日下午二时派十架重轰炸机到京轰炸……从那天起,敌机每天来空袭,并且不止一次。在十九日的下午五时,炸中央大学的大礼堂,毁去一部份;又一巨弹,投在图书馆旁,深达丈余。”第二阶段是“自二十日起,因月色光明,遂改夜袭。时间较长的是在二十六日夜间十一时半起,直到二十七日上午四时止,分批连续空袭投弹不下七八十枚,毁坏房屋六七处,死伤百余人。”随后,日军发起的空袭进入第三阶段,“嗣后除阴雨外,或在白天,或在晚间,直到十二月三日,个人离开南京为止,差不多四个月光景,敌机的侵袭,共一百零四次,敌机的数量,最多的一天有九十六架”。
吴贻芳一针见血地指出:“敌机的空袭,往往以恐吓为目的,他是要我们惊慌逃避,不敢再提抗战”;“空袭的作用,在使人感觉敌人军备的威力,而惶恐躲避,以扰乱后方秩序,减少抗战力量”。为此,她在总结经验时专门提到:“所以我们不要堕在他的奸计中,要处以镇定,并加强抗战的决心”,“根据在京所得的经验,知道对敌机的空袭,无须惊慌恐惧”。
从避难所建设、救护等角度,介绍南京的应对之道
吴贻芳系统归纳的各类经验里,包括“炸弹所及,他有一定的范围,碎片的四飞,也有一定的角度,根据以往经验,知炸弹命中的机会极少,而碎片四飞的范围较大,所以要低卧地上,以谋避免”;“机枪的扫射,是因有多人聚在一处,被敌机所见,或着颜色太鲜明衣服,易使敌人注目,所以这两点是要不得的”等,她还从“维护秩序”、“避难所”、“消防”、“救护”等角度,介绍了遭受轰炸时的南京的应对之道。这其中,诸如“南京当局先在公园内建一模范避难所,后又择定地段建公共防空壕,并令居民建筑。而军事机关,教育机关,均将筑法印成小册分送,所以筑的避难所都适合可用”;“南京各大医院均组有救护队,每次空袭时,俟解除警报一放,立将救护车开往被炸的地方,或其他有信报告的地方,对于伤的人,加以救护。伤的人能救的快,大都有痊愈的希望”等记录,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当年南京这座城市在日军肆意轰炸下坚强挺立的动人史实。(肖姗 胡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