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秦淮人最“老成”
江苏及南京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每5人中就有一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昨天,省卫健委发布《江苏省2018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
“根据联合国确定的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或60岁以上达到10%的人口结构称为‘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4%,或60岁以上达到20%,通常称为‘深度老龄化社会’。按照这一标准,江苏已无可争辩地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省卫健委二级巡视员、省老龄办常务副主任邱泽森说。
截至2018年底,我省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805.27万人,占比23.04%;65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256.45万人,占比16.03%。全省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1682.60万人,占比20.9%;65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1129.51万人,占比14.03%。
但我省老龄化程度不平衡性突出。苏南、苏中老龄化程度明显高于苏北地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超过30%的县(市、区)有9个,比上年度多2个,全部在南通市和苏州市。
来自南京市卫健委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南京市户籍人口为696.94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为146.81万人,占总人口的21.07%;65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为99.65万人,占总人口的14.30%。
就各区而言,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最高的分别为秦淮区(29.09%)、鼓楼区(25.10%)、高淳区(24.30%),占比最低的为浦口区(16.99%)。
5个劳动力养一位老人
老年人抚养比是反映人口老龄化社会后果的指标之一。至201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老年人抚养比为19.46%。“几乎每5个劳动力要赡养一位老人,反映出全社会的养老负担急剧增加。这对养老服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邱泽森表示。
此次抽样调查,我省共有33个县参与,样本总数15840人。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比例为77.4%,其中17.7%患有3种及以上的慢性病。高血压、骨关节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排名前三。“全省的人均期望寿命超过78岁,而健康寿命则为68岁,也就是说大部分老年人有10年左右的时间是带病生存。特别是全省失能、半失能和失智老人加起来,占老年人比例达到了7.3%。显然,慢性病和功能障碍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带来不小的影响。”邱泽森表示。
调查中发现,27.4%的老年人视力状况不理想,24.9%的老年人听力对生活有影响,40.2%的老年人表示牙齿状况对进食造成了影响。27%的老人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抽样调查显示,我省空巢老人比例高达55.3%,其中农村占比57.7%。
当然,衰老不是老年人唯一的标签,老年阶段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在家庭里面,照看家、做家务、照看孙辈的老年人占比均超过30%,很多农村老年人仍然是干农活的主力。在社会上,超过一半的老年人经常参加公益活动,继续发挥余热。全省各类教育机构参加学习的老年人有240多万,不少老年大学一座难求。
我省将大力发展康复护理机构
一边是我省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现实,一边是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上门健康服务仍然不足的差距。省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处处长赵恒松表示,我省失能、失智、半失能老人大概超过130万,按照标准,每3个人要一个护理员,须有40多万护理员,但目前真正从事护理工作的只有4.5万人,这其中大多数都不具备医疗护理知识。
怎么办?记者昨天采访获悉,我省将大力发展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机构,争取到2022年,全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普遍开设老年医学科,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全部设立治未病科,各设区市至少设置1所三级老年专科医院或康复医院。与此同时,各地在编制区域医疗卫生规划时,对举办老年、康复、护理等医疗机构可不受规划布局、数量和级别限制。鼓励将部分公立综合、专科医院转型为老年医院、康复医院和老年护理院等接续性医疗机构。针对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我省也将出台多项激励政策。
据悉,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截至2018年末,我省共建有各类养老床位67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超过37张。 (顾小萍 汪蓓蕾)
来源:南京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