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警方实验辨析网络传言真伪

16.03.2017  20:39
    网络上时常会热传一些防盗小知识,其中最让各位司机关心的就是关于车内财物安全的问题。不少司机都知道车内放东西容易招贼的道理,但“人在车里,东西也会被偷”的伎俩却不一定见识过。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民警就网上流传的一些盗窃手法,一一为市民进行安防实验。 实验目的 网上流传的盗窃手法,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车门把手放硬币,门就锁不上了? 干扰器是否真的有效?原理又是什么? 路遇障碍物,有多少车主会不锁门就下车查看? 解析各种防盗小窍门,帮助广大司机总结出针对性强的防盗知识,在实验的过程中传授正确的防盗方法,及时向群众宣传相关安全防范知识。 实验工具 1元硬币、汽车干扰器、汽车若干辆 实验地点 南京市秦淮区常府街 实验人员 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民警余文雅、张鑫,市民赵先生、黄女士 见证人 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洪武路派出所教导员林四清,出租车司机3人,群众代表等10余人 实验全记录 实验一 车门把手放硬币卡住,是否就真的锁不上了? 因为成本低、操作简单,民警找到了7辆车分别进行了塞硬币的实验。7辆车中有国产车、合资车和进口车。在面对不同车系、不同车锁的情况下,民警使用1元硬币进行卡门锁实验。 经过车主同意,民警将1枚1元硬币卡进汽车门把手进行试验。在车锁打开时,民警将硬币卡在其中,然后锁上车锁,试验车门能否能锁上。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民警使用1元硬币从不同角度卡住不同车的门把手。 实验结论: 7辆汽车的车锁都能正常上锁,网上流传的用硬币卡住车锁的说法不成立。 实验二 干扰器是否真的有效? 民警使用干扰器,对3辆车分别进行了实验。 在司机按下锁车按键的同时,民警打开手中的干扰器。其中,两辆车锁车灯闪烁表示车已上锁,一辆并未显示锁车灯。经过民警现场检查,3辆车的车门并未锁上。民警随即又使用干扰器在不同距离做了实验。 实验结论: 干扰器确实会干扰汽车有效上锁。即使有的汽车仪表盘显示车已锁住,但实际上车门并未真的锁住。 警方在进一步实验中发现,在空旷的场地,干扰器的有效工作距离超过15米,在复杂环境下工作距离也不低于8米。 实验三 路遇障碍物,有多少车主会不锁门就下车查看? 民警找来自行车碍物放置于小巷,看看路过车主的反应。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总共有16位车主驾车路过。其中,有10人选择下车移开自行车,6位车主选择换路行驶。 民警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10位下车挪自行车的车主,有7人并没有锁上自己的汽车,甚至没有给汽车熄火。 实验结论: 通过碰瓷和设置障碍物的方式吸引车主注意力,快速拉开车门盗窃车内财物的作案手法,成功率极高。 民警对这7位离车未锁门的车主调查发现,有3人的手机留在了汽车内,有2人的包也留在车内。车主挪动自行车期间,一旦有人乘机拉开车门行窃,非常容易得手。 实验报告 网上盗取车内财物传言不可全信 盗窃车内财物案大多使用技术开锁方式 高发时段:夜间高危地点:背街小巷、小区的公共停车位 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对2016年辖区发生的车内财物遭窃警情进行了梳理统计,全年共发生101起,大部分财物遭窃警情都发生在夜间。发生的地点最多的是背街小巷内,其次是小区的公共停车位,其中也不乏地下停车库。 在这些车内财物被盗的案件中,只有极少部分是网上流传的方法所致。大部分案件中,犯罪分子都是使用技术开锁方式,或者直接暴力砸车窗盗窃。而还有一部分是车主粗心未锁车门所致。使用干扰器导致车门未锁上的案例只遇到1起。 所以,网上流传的很多防范车内财物被盗的方法,与警方日常所办案件的情况并不一致。 防范妙招: 林四清(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洪武路派出所教导员): 警方在处理大部分盗窃车内财物的警情时发现,小偷在选择下手目标上很有讲究。能透过车窗观察到车内财物情况的车辆,会被小偷第一时间盯上。所以,此类车辆尤其不能将财物放在车内。 小偷在挑选地点上也有规律可循。搁置在无人看管的街道或巷子里的车辆,最容易被他们盯上。所以,将车辆妥善停放同样重要。 为防范干扰器等高科技盗车手段,司机要注意关好车门,在按下汽车遥控器锁车键后,要拉动门把手查看车门是否锁上,养成好的习惯。这样做,除了能防贼,也能防止自己粗心造成车门未锁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