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苏州新推房源告急,“少量多推”致供需失衡
南京苏州新推房源告急,“少量多推”致供需失衡——
莫让过度炒作伤害楼市健康
新华观察
34603套——3月17日21时30分,南京官网“网上房地产”显示,南京可售商品住宅套数跌破3.5万套,而这已是2015年以来当地楼市库存的最低点,比业内默认的“4万套”库存平衡线低出5000余套。
与此同时,苏州住建局网站显示,苏州当地商品住宅可售套数只有21661套,按照当下苏州楼市的卖房速度,这些住宅的出清周期已不足3个月。理论上,新房库存量如果低于6个月,那么,已属于严重的供不应求。
房子太抢手一个号卖三万
“金三银四”是传统的房地产销售旺季,按照业内此前的估算,在这两个月里,南京约有1.7万套新房涌市。然而,“金三”已经过半,当地新房的推售量却并不尽如人意,记者粗略统计,3月前半个月上市的新房套数仅在1800套左右,而同期当地新房日认购量高则600余套,低则三四百套,这些上市量只可供销售几天时间。
“金三”以来,苏州新房上市的动静也很有限,半个月来上市新房1200余套,对应旺盛的需求可谓“杯水车薪”。此前当地曾有统计称,3月至少有50个住宅项目计划开盘或加推,超6500套新房源入市,加推楼盘数环比增加35%,同比增加6%。但目前看来,如照上半个月的推房速度,全月新房供应量恐不足计划上市量的三成。
在三四线城市仍为高库存发愁之际,南京苏州楼市面临的却是库存难以为继的缺房“焦虑”,在一些楼盘的开盘现场,供需比达到了1:2甚至1:3、1:5的境地,“一房难求”的恐慌情绪四处蔓延。
多位购房人告诉记者,不得不四处托关系买房。但多家楼盘宣称,所谓“关系户”都已经排不过来,而且还有大量前期没买到房的“忠诚”客户在坚持等房,在无法摆平的情况下,大家只能统一参加摇号。
有消息说,生怕买不到房的人们,又开始连夜排队……
“我们审核区拦下来起码十来个拿着别人的号往里冲的人,拿着别人摇出来的号,但是和自己认筹单上的号对不上。”上周末,南京奥体南一家楼盘推新,见房子太抢手,有人便以3万元价码卖号,而求房心切的购房人也不惜买号入场,这一细节被本报率先披露后,营销负责人周亮又告之记者这样的细节。
政府明令禁止倒卖房号,乱象复生,正是因为供需失衡。
“挤牙膏”式售房制造恐慌
房子卖得好,是南京苏州两地楼市的真实写照。但前两年,两地房地产市场都有大量住宅用地出售,当下新房建设周期1-2年左右,按理有数量可观的新房可以源源不断供应市场。而南京楼市成交量从去年7月才陡然升温,苏州楼市的“高温”也只不过从去年四季度才开始,即便房子去化速度加快,但按理也不应出现库存告急的困局。
采访中,记者发现,确实并不排除有的楼盘因为销势太猛,房源建设量跟不上的情况,但同时,一批楼盘的无房或缺房,则是人为所致。梳理3月首周南京上市推新的9家楼盘供应量,其中6家房源不足百套,有两家更只有36套;苏州3月首周上市推新的4家楼盘中,有两家不足百套,其中一家名为“旭辉美澜城”的楼盘,更是只拿出区区19套小户型面市。
这便是业内俗称的“挤牙膏”式售房。尤其令人狐疑的是,有些楼盘建房量相当大,但近期每每推房,却只有几十套。据搜狐焦点网统计,眼下南京至少有31家楼盘涉嫌捂盘惜售(不含高淳、溧水)。如城中的金陵雅颂居楼盘,开盘时只推售一个单元房源,而少量多推制造热销假象,为下一次推房涨价做铺垫。再如3月11日南京江宁楼盘景枫法兰谷开盘,只售40套房,而开发商向外宣称十分钟就售罄。
对于违规捂盘应当给予打击
南京曾规定,楼盘领取销售许可证后10日内,须一次性推出所有房源,否则属于违规捂盘。2月底出台的“宁十七条”还特意规定,“为扩大形成有效供应量,适度调整单次上市量,供应偏紧区域普通商品住宅单次申领规模宜为3万平方米左右。”但记者查询新近上市楼盘的销售备案资料时却发现,在有的供应偏紧区域,所在楼盘申领销售许可的规模却不足3万平方米,像上周末开盘的河西一楼盘,申领销许只有2.19万平方米。
“3万平方米不是一刀切,是根据楼盘规模、房屋品质、区域供求关系等区别对待。如果具备5万平方米的上市规模,开发商只申报几千平方米,将无法完成价格备案,销许申请也不予受理。有的楼盘确实只有2万多平方米的上市量,我们当然也会批准。”南京市房产局商品房管理科科长胡高生这样解释。
他说,房管部门高度关注楼市“缺货”的情况,“这段时间也在加紧催促符合上市条件的楼盘赶快申报销许。最近也加大了对捂盘惜售行为的检查力度。”
不过,旺市下开发商逐利心切,规避“惜售”打击的方式也在翻新。如有的开发商按规定申领一批房源的销许后,通过假认购方式向官网上传一两套房源的认购数据,如此看上去在售,但实际上却“按兵不动”;还有的楼盘明明房源尚未对外发售,但整体已全部处于认购状态,却迟迟不转成交,其中也暗藏猫腻。
此外,一些楼盘明明已达到领取销许条件,有的甚至已经封顶,但开发商就是不去领证销售,对于此种市场行为,似乎还没有有效办法进行约束。
本报记者汪晓霞
编辑: 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