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京社会公益服务项目交易额将超七千万元

10.07.2017  09:12

  9日,南京第四届社区暨社会公益服务项目洽谈会举行,吸引1000多家社会组织到场。他们带来养老、未成年人保护、调解、社区康复等2100个公益项目现场寻“买家”。南京市、区、街道以及大批社区、基金会、行业协会和企业等财政、社会资金涌入,预计今年交易总盘子将超7000万元,为历年来最高。

  短期照护亮相“社洽会

  9日上午,“社洽会”现场人潮涌动。 南京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张国胜介绍,与前三届相比,本次“社洽会”购买服务量更大、面更广、形式更活,其中养老服务是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大头。

  南京市心贴心失智老人关爱中心展位前,不少区和街道的负责人前来咨询。该项目为失智老人家庭提供筛查和评估、非药物干预、头条寻人、与三甲医院联办主题沙龙、“喘息服务”等专业内容。

  前不久,鼓楼区一位失智老太太的独生女儿求助:父亲病倒住院,送失智母亲去专业机构价格太高,找短期保姆既难找又不放心。中心接到求助后,立刻按照她的时间表制定陪护计划,派出护理员上门陪护。

  “‘喘息服务’提供上门短期照护,让失智老人的亲属得到片刻喘息。扫描二维码,加入家属群,就可发布需求信息。”项目负责人袁晓冬介绍,他们刚刚获得南京市红十字会6万元的项目采购,下半年实施。

  这种符合家庭养老个性化需求的项目越来越多。爱普雷德项目带来智慧养老云平台,其负责人在现场演示APP在线血压心电图生命指征测量、助餐等智能服务。南京市民政局决定购买该项目,为全市130多万老人进行一次养老需求和身体状况评估。政府掌握大数据,可用来科学管理助餐点、失能失智老人护理补贴发放、机构等级评定等。

  鼓楼区目前有需要政府托底居家照顾的贫困老人1000人,该项目已由南京市心贴心老年人服务中心中标。负责人韩品嵋介绍,去年他们承接的政府购买量达300多万元。再加上社会需求,中心服务人员刷卡上门服务可达33万人次/年。“养老服务需求巨大,政府和家庭都是购买主力,前景看好。

  公益平台提供更优服务

  机器人操作、航模制作、科学实验……江宁展台区的一家社会组织吸引很多专业人士和社区居民的围观。

  “一个社区一年出3万-5万元,可购买44次课程,每周一课,寒暑假都有夏令营。”社会组织“韩博士”的创始人黄木水是一名“90后”,由他创办的这家青少年创客实验室,目前已进驻南京8个区10个社区,今年承接政府购买项目75万元,常年以科学实验课的形式服务社区困境家庭孩子。在江宁区上坊社区,暑期夏令营已经开营,免费服务23个孩子,其中11人来自困难家庭。目前,该模式已复制到苏州、扬州、徐州等地。

  青少年特别是困境未成年人的帮扶,是社区公益服务的主要类型之一。传统的帮扶模式有社工上门走访、送钱送物、心理疏导等。但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年轻的社会组织活力喷发,创意独特,提供不一样的未成年人帮扶路径。

  江宁区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科副科长陈荣洁介绍,今年,区里将拿出2000万元购买公益服务。该区还创办南京最大的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利用区内高校资源,搭建公益购买平台,不仅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机会,也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为社区百姓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

  社区里能做“天下事

  本届“社洽会”的分会场,特别为社区基金会和企业搭台,举办社区基金会慈善项目推介会。

  南京第一家社区型基金会——栖霞区姚坊门慈善基金会现场发布帮扶计划,希望有爱心的企业购买。负责人岳耀蒙介绍,截至目前,该基金会已向50多家企事业单位筹得善款1079万元,打造8个爱心项目。“我们向辖区内企业募集善款,打造‘公益助老午餐’,项目分成若干套餐,由各企业认领‘公益包’,解决社区困难老人就餐问题。

  根据规划,南京市将建立30家以上社区型基金会。目前南京登记注册的社区型基金会已有10家,原始开办基金量达2000万元,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的效果初步显现。这些小而灵活的基金会迅速成长,弥补部分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空缺。省民政厅厅长侯学元表示,全省有14400多个村委会,7000多个居委会。社区基金会的探索,成功撬动了社会公益力量,整合民政资金,以及企业、个人等社会资金,让社区有专业的人和充裕的资金为居民服务。

  民政部副部长顾朝曦也来到“社洽会”现场观摩。在他看来,社区里能做“天下事”。这次“社洽会”上,江苏的社区服务提出全科社工、全科服务、项目购买等新模式值得推广。只有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才能打造有温度的社区,让每一个社会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归宿。(唐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