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治堵放大招 拥堵排名从全国第6猛降至第27

14.02.2017  15:37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机动车保有量逐日上升的同时,南京拥堵率在全国大中城市排名下降至第三季度32位、第四季度29位,全年排名第27位,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最后。而在2014年高德发布的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中,南京是全国排名第6的拥堵城市。如此显著变化,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称之为“南京现象”。

        高科技助力,智能诱导市民出行

      “加强城市道路拥堵数据分析和交通科技管理课题调研成果转化,是实现现代化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局长叶坚说。

        近年来,南京交管部门优化出行诱导,均衡路网流量,深化与高德、腾讯、百度等公司战略合作关系,加强交通流量大数据分析研判,依托智能交通诱导体系,及时发布路况提示信息1.7万余条,交通电台日均发布路况22次,118114语音平台提供指路服务32万次,实时推送路况信息到高德地图、“我的南京”等手机APP,“南京路况直播间”实时发布路况信息6090条,切实为市民出行提供准确快捷的诱导服务。

        充分利用交通信号联网与地面公交优先控制系统,南京交管部门率先在建邺区实现3辆有轨电车和600辆公交车优先通行。当公交车抵达路口时,信号灯会根据路口交通状况,适当延长绿灯时间或缩短红灯时间。2016年,该市逐步实现江南六区718处路口信号灯联网与公交优先控制,高峰期公交车平均提速22.13%,社会车辆平均延误减少21.10%;平峰期公交车平均提速20.97%,社会车辆平均延误减少22.93%。

        启动视频巡查机制,依托高空监控整体巡视,发现警情再通过1447处地面监控拉近确认,随即调派附近警力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排除堵情。交管部门梳理排查出全市67个堵节点,优化堵点节点的交通组织方案,周密保障扬子江隧道开通运行、长江大桥封闭施工和地铁建设、油坊桥立交消险等重点工程。合理调整岗段勤务,在指挥中心设置六大功能区域,建成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实现集成化指挥和精准调度,有力提升了路面见警管事成效。

        从严执法,全年查处交通违法715万起

        一直以来,南京公安交警贯彻“从严执法”理念,对行人、非机动车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坚持“首违必处,上限处罚”,对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等不文明行为以及酒驾等重点违法行为持续加大管控力度。研发安装500套交通违法“一键拍”举报平台,累计查处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15.8万起。全年查处交通违法行为715万起,其中酒驾4525起(醉驾1332起)、涉牌涉证5663起、渣土车13887起、货车闯禁区5.8万起、“三小车”10726起、摩托车闯高架3173起,有效净化了交通秩序环境。

        围绕交通违法行为多、交通拥挤程度高等问题,全市科学划设“三横三纵”重点路段,加厚警力布置,市局负责人每天带领10名机关民警开展平峰整治,完善市局机关、派出所承包高峰岗、志愿者参与交通执勤机制,路面警力高峰时段达到800余人,平峰时段达到300余人,有效提升了管控合力、遏制了交通违法。

        精细化管理,重点工程期间保畅通

        当城市快速发展与市民交通出行矛盾凸显,南京公安交警实施精细化管理,优化交通组织,打通节点瓶颈,保障重点工程期间的道路畅通。

        2016年,南京交管部门细化梳理交通设施排查29项重点工作要求和3大类14小类具体整改问题,复划非机动车停车线、增设非机动车右转专用道,累计整改标志标线类问题1141处、交通信号灯类问题1294处、隔离护栏类问题709处,优化慢行设施180处,完成32条道路的交通管线下地。进一步优化管理,将主要路口信号配时划分为早间过渡、早高峰、早间平峰等9个时段,对重点交叉口夜间时段信号参数进行优化调整,有效解决了夜间信号配时不合理、车辆空等空待现象。

        2016年,南京实施长江大桥首次封闭施工、油坊桥立交消险施工等重点工程,公安交警优化施工周边路网结构,落实逐级分流措施,研究提出67套交通节点的优化方案,科学设计30.5公里公交专用道方案,提交25项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建设需求,新增7条单行线,调整2条单行线,同时排查整改690处信号灯问题、342处标志标线问题,新增、更换近1.5万套交通设施,周密保障了扬子江大道、湖南路等市政道路和3条地铁线路工程。(宁交轩 任松筠)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