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机扫率提高缓解环卫企业"招工难"问题

09.05.2016  17:06

  环卫工鲁小卫在浦口区文德东路上干保洁已经有7年了。现在,这条路上的保洁员减少了三分之一,但她的工作反而比以前轻松了。“公司新添的小型机扫车,每天在慢车道、人行道上来回扫,我们辅助清扫就可以了。”鲁小卫说,以前落叶季,要把落叶扫成堆、装进桶、再运到垃圾中转站,非常辛苦,现在只要顺着路牙把落叶扫成一条线,清扫车经过就能吸得干干净净。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南京市各环卫企业不断增加投入,购置各类型机扫车、清洗车等设备,同时招聘高中以上学历、较年轻的人员驾驶操作这些设备,逐步提升道路的机械化清扫率。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卫工的劳动强度以及长期存在的招工难问题,并逐渐改变着环卫队伍的人员结构。

  据城管部门数据,目前全市城镇范围环卫工大约有1.2万人。总数看上去不少,但具体到各区环卫企业,普遍存在环卫工岗位缺口压力。“浦口区现有1400多名环卫工,按标准测算的话,还缺500人。”负责浦口区城市保洁的南京浦诚环境卫生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勇说,该区环卫工90%以上是本地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愿意干环卫保洁的人越来越少了。环卫保洁郊区缺人,主城区同样缺人。“秦淮环卫工基本都是外地人,大部分我们无法解决住宿,很多人一听就不来了。”秦淮区环卫所党支部副书记毛扣宝说,该所环卫工缺口常年在50人左右。

  尽管环卫工收入在逐年提高,但是这个岗位工作时间长、又脏又累,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不愿干。“前两年,有个环卫工第一天上岗,只扫了7分钟道路,就辞职走人了。”毛扣宝说,环卫队伍里普遍都是五六十岁的人,四十几岁算年轻了。

  招人原本就难,招来的人又大多年龄老化,应付高强度工作的体力和精力不够,而且上路作业危险性更大。针对这些难题,环卫企业纷纷转变传统作业模式、加大机械化作业程度。“快车道、主干道用大型机扫车清扫,次干道、慢车道逐步用小型机扫车清扫。一台小型机扫车能顶五六个人工作量。”鼓楼环境卫生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倪建雷说,老城区街巷道路上经常停满汽车,环卫工很难彻底清扫,今年老鼓楼区将推广使用高压冲洗车,将水管通过汽车底部冲洗道路积灰。

  在栖霞、浦口等郊区,机械化清扫作业面就更广了。“大中型机扫车、多功能水车都有,栖霞区主次干道机扫率今年可达90%。”负责栖霞区城市保洁、南京博润清洁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王斌说,因为机扫作业环境好一些,这类环卫工人比较容易招,现在已经有100多人的队伍了。而浦口环卫公司去年成立了一支全市最年轻的女子机扫队,平均年龄只有37岁,其中还有一名28岁的大专生。“希望通过这种尝试,吸引更多年轻人、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加入环卫队伍。”浦口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市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说,城市环卫保洁实施机械化作业是大趋势,全市在这方面也是有目标要求的。“环卫企业招聘具备一定素质和技能的人员,充实到环卫队伍中,通过改变人员结构、转变作业方式,有利于逐步提升城市保洁质量。”该负责人说。

编辑: 郭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