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闻大军聚首重庆在防空洞里点菜油灯写稿子

10.12.2014  13:36

  报社纷纷迁至重庆

  1937年11月,随着国民政府的内迁,原在各大城市的全国性的报社、通讯社相继迁入重庆,其中也包括南京大量的新闻采编人员。抗战时期的重庆由此汇聚了全国和世界上的许多知名新闻人。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徐昇

  张友鸾的小女儿张锦回忆父辈们的故事     张友鸾是报业先驱邵飘萍的弟子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徐昇文乐涛摄

  1938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唯一公开发行的党报《新华日报》从汉口迁来;1938年1月15日,南京《新民报》率先来渝出版,紧接着,《南京晚报》、《中央日报》、《扫荡报》、中央通讯社从南京迁来;《时事新报》从上海迁来……美国合众社、法国哈瓦斯社、德国海通社、德新社等在重庆派驻了新闻办事机构;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英国《泰晤士报》,苏联《消息报》等也派出记者,先后来到重庆。

  据统计,抗战期间重庆报业最鼎盛时,有23家报纸同时出版,12个通讯社同时发稿,新闻工作者约五六百人。这些报纸虽然所执立场不一,但在团结抗战这个大方向上却是一致的,他们本着国家民族的利益,同仇敌忾,为宣传抗日、鼓舞士气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时重庆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战争带来的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带来的是生活贫困,生活贫困带来的则是健康上的损伤。

  经历过这场生死浩劫的学者贾植芳曾这样描述该时文人们的命运:“……自1937年抗战开始,中国的知识分子就进入了另一个时代,再也没有窗明几净的书斋,再也不能从容缜密地研究,甚至失去了万人崇拜的风光。‘五四’时期知识分子以文化革命改造世界的豪气与理想早已梦碎,哪怕是只留下一丝游魂,也如同不祥之物,伴随的总是摆脱不尽的灾难和恐怖……”新闻界的知识分子们饱尝了亡国之耻与切肤之痛。

  在人力物力遭受巨大损失、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一线记者坚持采写大量团结抗战的报道,编辑发行人员确保报纸准时出版发行。他们用笔作武器,以报纸为大旗,向敌人发起了猛烈的口诛笔伐。这些编采人员顽强不屈的精神,也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重庆新闻界因此也成为抗日统一战线中一支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