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政协委员曝房价成本中水电气占比高达10%
正在召开的南京市两会,房价的合理与稳定依然是热点话题之一。南京市政协委员严陆根递交了一份提案,指出房价构成中,水电气等垄断行业建安成本过高,抬高了房价。在这份名为《关于降低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开发成本的若干建议》的提案中,严陆根表示,除了很多人都能看得到的高地价之外,部分基础设施的“隐性费用”明显不合理,作为基础设施配套费用的重要部分,水、电、气的申请及接入费用,已经占到房地产开发总成本的10%左右。
对此,现代快报记者调查发现,不同的楼盘对这块成本有不同的说法,但普遍反映“太贵”,症结在于水电气设计安装成本的不公开不透明。现代快报记者 马乐乐 张瑜
委员提案曝“行业之痛”
建楼盘,水电气安装费用过高
虽然身为百家湖国际文化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但严陆根还时常惦记自己多年前的“老本行”——房地产开发。作为资深的开发商,他对高房价有自己的思考。“房地产开发成本的构成,主要由土地费用、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市政公共设施费用、基础设施配套费用、管理费用、资金成本、税费以及其他费用构成。”严陆根说,其中以水电气为代表的基础设施配套费用,并不为市民所熟知,但却是开发商“说不出的痛”。
“建一个楼盘,必然要接入水、电、气,但是这些工程是垄断性的,从方案设计到通水、通电、通气整个过程,开发商除了交钱之外,基本没有话语权。”他表示,首先,必须由供水、供电及燃气公司认证的特定机构指定设计,设计费用比正常设计费用要高出许多;其次,使用的材料设备均为指定厂家或供应商,其实是关联企业或垄断企业;第三,对设计方案的审核、工程造价的审核,也在自己内部系统完成,缺少透明度。“另外,这些部门还采用按照开发面积来缴纳建设费用的模式,这种一刀切的缴费方式显得很不合理。”
房价成本,水电气究竟占多少?
有的说达10%,有的说大约350元/平方米
水、电、气的安装成本有这么高?现代快报记者向多家开发商咨询,发现各家楼盘的估算有不小的差距。
城南一家楼盘的开发商营销负责人苦笑说,水电气大约占据总成本10%左右。他表示,水、电、气的费用大约是3:5:2的比例。
按照严陆根的测算,在开发总成本中,供电约占总成本的5%;供水约占1.5%-5%,供气约占1%,这样总的加起来在10%左右。“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花销费用,最后都将计入房价,给买房人造成负担。他粗略测算说,在上世纪90年代,一个10万平方米的楼盘接入供水只需要100万元左右,而如今需要1900万元。
而南京江北一家楼盘的开发商却表示没有那么夸张。“我们测算过,水、电、气的安装成本大约为350元/平方米,这个费用还是相当高的,但是达不到总开发成本的10%那么高。”
为什么会这么高?在不少开发商看来,水电气安装成本高,症结出在不公开不透明。“敢怒不敢言”,城南一位开发商认为,水电气的安装都是垄断企业指定单位,这些单位的利润外人看不懂。“就设计而言,楼盘在规划设计之初,就有设计院统一做出了设计,其中包括水电气,但是水电气部门却不认可,一定要以他们自己的设计方案为准。这当中又凭空多出了设计费。”
明确定价成本规则
定期审查垄断行业成本变化情况
严陆根委员建议,应建立起有效的价格监管体制,动态跟踪垄断行业价格走势,拟定针对性的监管措施,明确定价成本规则,定期审查垄断行业成本变化情况,使价格公开化、透明化。要取消垄断行业所谓专业验收,堵其腐败之洞。验收工作由原定的验收部统一验收,彻底打破行业垄断。
如今南京的新建商品房
水电气设施是如何收费的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查阅相关政策文件后了解到,关于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收费,都属于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
新建住房的管道燃气设施工程安装费 根据南京市物价局的宁价工〔2010〕21号文件,从2010年1月1日起,民用管道燃气设施工程安装费标准(中燃公司除外)由2800元/户降为2600元/户。文件还规定,民用管道燃气设施工程安装费降低后,用户户外地下共用低压管长度若平均每户超出1米的部分,仍按每米800元另行计收。
新建住宅区供电设施工程的收费标准 早在2010年,南京市物价局出台过宁价工[2010]35号文,当时规定的供配电工程价格(以不带电梯多层住宅为标准)为:南京市区(含江宁区)为230元/平方米。但根据江苏省物价局的苏价工〔2012〕316号文件,南京、无锡、苏州、常州等四市的收费标准有所下降,从2012年11月1日起,降到190元/平方米。据了解,当时下调供配电工程价格,主要是很多开发商反映成本太高,省物价局安排开展成本监审、价格测算后,最终确定下调了供配电的价格标准。
供水价格方面 现代快报记者查询到的文件是2009年南京市物价局出台的宁价工〔2009〕269号文,确定了居民住宅二次加压供水设施建设、运行维护费用标准,按照楼层高度、建筑面积大小等进行区分,泵房建设工程费、运行维护费都是从十几元到二十几元不等。 (马乐乐)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