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打造“互联网+”智慧交通实时信息可查询全覆盖
“十二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南京交通运输投资规模最大、发展质量最优、服务水平最好、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五年来,南京市交通运输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大事、要事、难事多的重重考验和挑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出色完成了“十二五”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和亚青、青奥、国家公祭日等重大活动交通运输保障工作,有效支撑引导了全市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城市空间格局优化。
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物流业转型升级 沪宁杭“一小时圈”形成
南京市综合交通线网总里程近12600公里,比“十一五”期间总量和品质双提升,其中城市轨道交通232.8公里,铁路476公里,公路11303公里,内河航道798公里,形成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全国领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南京长江四桥建成通车,绕越高速全线贯通,溧马高速、高芜高速、机场高速扩建工程建成,有效支撑城市版图跨越式延伸。建成绕城公路、江北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104国道江南段、宁滁快速等一批干线公路,干线公路已连镇通街。新改建农村公路2036公里,新建和改造农路桥梁160座,提档升级成效明显。狠抓公路管理养护标准化建设,在“十二五”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国检中取得优异成绩。水运建设取得突破。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全面展开,龙潭、西坝等核心港区加快建设,建成生产性泊位29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12个,新增年综合通过能力3959万吨,巩固了长江流域国际性、多功能、综合型江海转运主枢纽港地位。建成芜申线三级航道、滁河玉带船闸,扩容改造秦淮河船闸,内河绿色水运功能初显。客运枢纽衔接高效。宁杭高铁、宁安城际相继建成投运,南京与省内8个市高铁快速通达,和22个省会城市动车直达或换乘可达,沪宁杭“一小时圈”真正形成。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完成二期扩建改造,年客运量近两千万,成为特大型机场。建成南京南、南京站两大综合客运枢纽及集疏运配套设施,南京南站成为全国首个立体“零换乘”的综合客运枢纽。
成功申报创建全国首批“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主城区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0%,领先全国同类城市,城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达560万人次。公交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在全国率先成立城市公共交通委员会和乘客委员会,出台公交改革与发展五年计划。完成公交体制改革,建立公交补贴补偿机制。持续优化公交线网,公交运营线路由“十二五”末376条增至575条,增幅53%;线路总长由6536公里增至9146公里,增幅40%;公交车辆总数由5845辆增至8130辆,增幅39%。建成73条公交专用道、里程216公里。建设和改造公交场站102个、增设电子站牌329个。开通河西有轨电车和一批通勤班车、定制公交、社区巴士、学生专线、大站快车和“微循环”线路。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位居全国第四,骨干作用凸显。城际客运出行便捷舒适。开行客运班线608条,到达全国21个省154个市。长途东站转型发展成为南京首家旅游集散中心,游运结合实现产业优势叠加。毗邻城市班线试点公交化运营,仙林和汤山至句容开通城际公交线路。公路客运与轨道交通首末站无缝对接,开通地铁金牛湖站与安徽天长客运专线。公交惠民服务更加贴心。完成农村客运通达工程,镇村公交实现全覆盖。建成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1300多个,投入公共自行车4万辆,发放租借卡已达50万张,日均骑行超过15万人次,切实便捷了市民出行“首末一公里”。实行出租车早晚交通高峰期“双计费”,有效缓解打车难。落实公交惠民政策,相继实施了公交刷卡8折优惠、中小学生和6旬老人刷卡5折优惠、残疾人和70周岁以上老人乘车免费、公共交通工具90分钟换乘优惠等措施,进一步降低居民出行成本。大力提升客运行业服务水平,开展“寻找美丽的哥的姐”和“温馨公交•百姓感动故事”评选活动,全市公交车礼让率达到85%以上,公众对公共交通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5.2%,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
南京电子口岸一期建成并投入运营
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机遇,高起点布局推进航运物流发展,2015年完成港口吞吐量2.22亿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94万标箱,分别较“十一五”末增长51%、103%,水路货物运输量在货运与物流体系中占比达到52.4%,长江经济带门户城市地位不断显现。海港枢纽经济区建设全面启动。积极承担海港枢纽经济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科学编制海港枢纽经济区发展规划,统筹协调推进各片区建设。成功举办国家航海日活动,建设南京长江航运物流中心纳入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国家、省、市出台扶持港口物流快速健康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长江大桥以上港区实行减半征收港建费,大力支持开通近远洋航线航班、“宁新欧”国际班列,龙潭港区成功获批为上海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口岸。南京电子口岸一期建成并投入运营,在淮安、南昌等地以资本合作形式设立集装箱内陆港,新开辟集装箱航线23条。大力实施滨江风光带码头整治,共清理取缔码头38处、泊位59个,整合调整港口岸线,有力优化了航运物流发展环境。物流园区布局体系初步形成。推进龙潭、化工园、禄口等物流基地(园区)成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聚了包括中铁快运、普洛斯等中外知名物流企业达800家。南京机场货运吞吐量占全省比例超过40%,逐渐发展成为集航空枢纽、分拣中心、速递物流邮件集散“三位一体”的现代化邮件快速集散中心。货运物流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城乡物流配送等取得积极进展,开通“南京-中亚”国际集装箱班列,带动南京都市圈直接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部省级甩挂运输试点项目6家,项目平均车辆里程利用率达到80%以上,位居全省第一。运输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厢式货车及各类专用货车占营运货车比重达36%,较“十一五”末增长22.8%。货运企业规模化、品牌化趋势明显,发展公路快货品牌线路158条,运输网络覆盖全国。邮政快递业务迅猛发展。2015年全市邮政业务总量达102.54亿元,农村地区村邮站覆盖率达80%,乡镇快递网点在全国率先达到全覆盖,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
优化交通运输供给结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2020年基本形成
“十三五”期间,南京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优化交通运输供给结构,着力提升综合运输服务品质,着力推进城乡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着力构建行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到2020年,基本形成安全便捷、畅达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升级版”和“综合运输服务升级版”。
——综合交通网络更加畅达。 满足更高出行要求的快速运输网络基本形成。干线铁路、轨道交通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快速铁路覆盖80%的县级节点,都市圈轨道网密度达3.0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全面打通,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产业和空间布局的能力更强;过江通道数量增至10个;综合客运枢纽体系更加完善,枢纽内部衔接更加顺畅;加快建设疏港铁路,争取国铁路网直接进入龙潭、西坝港区;港口运输保障有力,现代化江海转运港功能凸显。
——城乡居民出行更加便捷。 实现惠民便民的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重要贸易国家和地区民航直达率达到70%。南京都市圈30分钟通达,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1小时通达,江苏省辖市90分钟全部通达。主城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5%,城市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城际换乘枢纽、区域换乘中心内换乘距离不超过300米且换乘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主要城市道路完好率保持98%以上,背街小巷路面完好率95%以上。
——货运服务水平更加高效。 多式联运集约化的运输组织方式得到广泛应用。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输装备加快更新升级。城市共同配送成为全国示范,农村物流更加高效有序。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进一步下降至13.5%。
——交通运输安全更加可靠。 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努力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行业安全监管规范化。道路运输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较2015年下降5%以上,公路应急响应启动时间不超过1小时,一般等级以上水上交通事故死亡率控制在3人/万艘以下。交通运输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明显下降。
——智慧交通应用更加广阔。 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各领域深度融合,实现数据资源互联互通、信息网络开放安全、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业务管理科学有效,“互联网+”智慧交通取得长足发展。交通运行实时信息可查询全覆盖,干线路(航)段监测体系覆盖率实现80%,两客一危运输和港口码头监控全覆盖。
——绿色交通发展更加务实。 交通对外部资源环境更加友好,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城市公共交通车辆使用比例超过80%,重点营运车船单位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10%以上,能耗下降率6.5%以上。在交通工程建设中普及节能降耗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南京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