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南京房价"双跌" 全国70城市仅一个涨价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2014年70个大中城市房价,1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环比下降的城市66个,持平的3个,涨价城市仅深圳1个。江苏纳入统计的宁、锡、扬、徐四个城市,房价无一例外呈现环比、同比双降的情况。据分析,年末跑量压力,使得开发商普遍选择以价换量,房价上涨受抑。
去年11月时,南京房价曾结束“5连跌”,房价与10月持平。不过,价格触底反弹的情形并未出现在12月,从昨天公布的数据看,12月南京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又微跌了0.2%,房价仍难走出“低迷区”。无锡、扬州、徐州三地亦出现房价环比微跌的情况,12月房价环比跌幅分别为0.2%、0.3%和0.2%,其中徐州房价已是“9连跌”。
而受2013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我省4城市房价同比下降较为明显,2014年12月南京房价同比跌幅达2.7%、无锡同比跌幅4.7%、扬州同比跌幅4.9%、徐州同比跌幅4.4%。
记者注意到,尽管12月通常是楼市成交淡季,但去年12月,在央行降息以及前期限购、限贷松绑的政策叠加利好下,省内各地楼市成交的“成绩单”数字均不俗,走出一轮“翘尾”行情,像南京商品住宅成交了9550套(溧水和高淳除外),是全年成交量最高的一个月。无锡楼市在12月也出现整体回暖迹象,据无锡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当月无锡商品住宅成交5341套,环比增长4.91%,达到年内高位。扬州市区商品住宅成交1839套,是全年成交第二高的月份,扬州市公积金中心发布的2014年12月份运行报告,也对市场成交之暖,进行了侧面印证,当月扬州公积金放款额度高达4.07亿元,创单月历史新高。徐州12月商品住宅更是成交了11832套,环比11月上涨70.83%,过万套的成交量也创下2014年单月新高。
成交量均出现大涨,房价为何却出现环比、同比“双跌”?记者了解发现,还是缘于高库存所带来的跑量压力,为了冲刺完成年度指标,各地开发商普遍采用了以价换量的促销手段。南京楼盘启迪方洲、弘阳旭日上城,去年12月时价格分别有500元/平方米和300元/平方米的降幅,而一些楼盘虽未明降,但案场销售时却加大了折扣力度,房价成交水平因此下拉。而据统计,无锡在售的200余盘,均有折扣优惠。
进入2015年,各地楼市成交因开发商推盘积极性大减而有所下行。1月过半,南京仅4盘推新,而去年同期则有17盘加推,截至1月17日南京新房认购3445套,成交3508套,日均认购202套,较去年12月成交已显疲软。而昨日开盘的江北桥北一家楼盘,虽然均价仅为“9”字头,是区域“谷底价”水平,但推出的190套房,仅售出4成左右。楼市“休养生息的”氛围同样在徐州上演,1月徐州预计只有8盘入市,销售价格在6500-7500元/平方米之间。年初无锡楼市推新量也骤减,开发商暖场活动同样大幅缩水。
业内认为,此时应是房企进行2015年工作规划的盘整期。不过,从买方市场的心态来看,年初有买房打算的也并不多,市场或在一段时间维持交投不旺的态势。南京365地产家居网就展开了一项春节置业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两成多的网友打算在春节前购房,4成多网友则将购房时间放在春节前后,传统的“金三银四”仍然会是购买力爆发的一个时间点。
尽管三四月份或将再次迎来市场成交的“春天”,但业内分析认为,房价明显反弹可能性不大。
南京工业大学天诚不动产研究所副所长吴翔华表示,后市走向取决于政策指向。此前降息、松贷等一系列政策利好的确起到了促进市场成交的作用,但在南京,政策落地后的透支性太强,后续即便有政策刺激,购买力的大量喷发也难以再次上演。当前南京楼市库存已从去年末的5.7万套高位回落到了5.4万余套,但这样的库存量依然是高位,局势难以乐观。也因此,吴翔华预判,2015年南京楼市将呈现量增价平的格局,春节前,开发商仍多以跑量为先。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末南京一批开发商声言新年房价开涨,目前也确有一些楼盘试探性收紧优惠变相涨价,但市场抗性却迅即显现。一家涨价楼盘的营销负责人就透露,元旦后优惠收紧,现场人气已经明显下滑。“如果成交持续低迷,不排除春节前还会推出较大力度的优惠”。
徐州楼市今年的走向,因不动产登记条便的先行试点也变得更为维妙。12月22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公布,将于2015年3月1日起施行。而目前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已经完成《徐州市不动产统一登记调查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并于近期通过国土部评审,于今年初在新城区试点不动产统一登记。不动产登记试点或促使更多二手房涌向市场,从而平抑房价、影响市场心理预期,有助于还原住房居住属性。据此分析,当地市场将因此更趋理性,房价或仍维持2014年小幅震荡的局面。据悉,2014年徐州房价总体下行且重回“5字头”,不过房价下降幅度整体维持在2%之内。
无锡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沈洵表示,目前部分城市楼市进入调整期已是不争的事实,开发商在2013年大量拿地,加之2014年难以消化存货的市场局面,不少房企将把2014年预计推向市场的货量集中在2015年释放,这将加重房企2015年的去存货压力。以价换量仍会不断涌现,房企优胜劣汰也将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