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盲人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中国江苏网10月15日讯(记者 王千榕)今天是第32届国际盲人节。1984年,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召开的世界盲人联盟成立大会上,每年的10月15日被确定为“国际盲人节”,又称“白手杖节”,从此全球盲人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节日。
昨天下午,本网记者走进南京市盲人学校,通过实地采访为盲生传递光明的教师,触及到盲人教育的发展脉搏,触及到盲校教师的内心世界。
说发展:盲人教育现在比过去好多了
盲人教育属于特殊教育。采访中,音乐教师李梦吾、中专班按摩学教师魏晓东都通过对比自己的求学经历,感慨盲人教育较之过去取得的进步。
李梦吾老师告诉记者,自己是一个先天失明的全盲。1983年已经在街道工厂工作,经朋友介绍认识南京艺术学院顾雪珍教授后,才开始了正规的声乐学习。1987年经过特殊教育招生考试,被吉林艺术学院音乐专业录取,和其他15名残疾人一起成为我国第一代声乐专业大专学生。“现在情况不同了,从去年开始,国家允许盲人参加普通高考,还专门出了盲文卷,盲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径比过去宽多了,给了我们平等的机会,不仅可以读专科、本科,还可以读研究生。”李老师话语中透着赞许。
“我是一个低视力患者,就是从这所盲校毕业的。”魏晓东老师回忆说,“我记得,我初中毕业时想上高中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我那时还算比较运气的,正好碰上有高中可以上,我就赶上了。可是高中毕业后,我到处去找,哪怕是参加一个函授都没有机会,所以我上大学的时候已经27岁了。”魏老师感慨道,“现在的学生这一点确实比我们那时好很多,只要自己肯努力,以后他们整体的文化素质应该比我们更好。据说现在已经有了盲人可以去上的研究生。”
创建于1927年的南京市盲人学校,是以实施义务教育为主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年龄跨度很大,从5岁的娃娃到20多岁的青年人都有。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盲校开始将教育层次向大专延伸,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办了针灸推拿专业(2008年更名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采访中,华建英副校长告诉记者,“近年来大专部包括中专部的就业都十分理想,就业率均达到100%。毕业生中大部分就职于各种推拿诊所,少部分供职于社区医院,还有个别学生通过创业拥有了自己的推拿诊所。”
说苦恼:盲人教育比普通教育难多了
正常人观察事物85%是靠视觉来认知的,盲生因为缺少了视觉这一感知通道,所以更需要通过其他感官,例如听觉、触觉、嗅觉等来补偿,这就使得盲人教育比普通教育复杂得多,也困难得多。
张俊是学前小学部的语文教师,任教前学的是特殊教育师范专业。她积自己10多年从事盲人教育的经验认为,面对生活在黑暗世界的盲生,语文教学要特别注意加强直观教具和声响的运用。张老师告诉记者,盲校学生中有全盲,也有一部分低视力患者,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学中要尽可能多用一些色彩特别鲜艳的东西让他们看,借助于他们残余的视力,让他们充分感知这个世界。“这可能就是盲校教师比普通学校教师教学更困难的地方吧。我们学校有两位盲人教师,她们比我们更辛苦。”张老师说。
“没有盲文版的音乐作品集,是盲人学习音乐的最大困难。”李梦吾老师说,“正常人学音乐,声乐曲集、钢琴曲集、二胡曲集、笛子曲集等应有尽有,而现在这些原谱有盲文版的极少,近几年没有出过一本像样的盲文版音乐作品集,盲人学生只好靠随身听、录音笔等电子设备辅助学音乐,听的都是被老师过滤掉原谱的成品,根本不是照着谱子演奏的,唱歌也都是靠模仿的,虽然有些模仿得还很像,但其中毕竟缺乏自己的东西。”李老师认为,无论是录音笔还是随身听,都替代不了原谱对盲生学习音乐的作用,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学音乐时谱子是我妈妈报给我记的,可是有多少家长能有时间和能力给盲人学生报谱子呢?”李老师呼吁,国家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为盲人学习音乐提供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
李梦吾老师坦言,身为盲人音乐教师,在教学上比明眼人有更多的不便。她举例说,明眼人在教学中可以直接观察到学生包括口型、面部表情、形体仪态等在内的各种动作,发现问题立马纠正,而自己却因为看不到,无论是上课还是带合唱团,对学生表现的观察主要靠听觉,少部分靠触觉,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多是靠心灵感应,“这就是我在教学上遇到的最大困难。”
说期盼:最想得到无障碍与个性化服务
“我以前曾给小学生上过定向行走课,就是教他们如何走路,我曾开玩笑似地对孩子们说,如果你们真的按部就班顺着盲道走,早就被车给撞死了。”说到自己教学中遇到的此类“囧事”,张俊老师露出一脸无奈。她认为,虽说现在整个社会对残疾人更关注了,比如修了盲道、残疾人通道,允许导盲犬进公园、上公交、坐地铁。但是有些国民的素质确实有待提高。她举例说,“有人来检查了,盲道上什么都没有,很干净,但是过了这个点,检查结束了,障碍物乱放、汽车违停……真是太多了,简直没办法。”张老师还表示,和盲生接触久了,她早已不把他们看作是弱势群体,而是视力有障碍的正常人,希望社会能把他们当作正常人来看待,他们不是弱者,他们可以是强者。
当记者问到“国际盲人节来了,作为视障人有什么期许”时,魏晓东老师直言:“我最希望整个社会在无障碍方面做得更好一些,可能大多数人会呼吁解决盲道被占问题,而我则更关注盲人出行乘公交问题。”魏老师说:“现在南京城的公交车没有在车外安装报站器,很多视障人在等车时,不知道到站的是几路车,而很多线路的车辆‘变脸’后原先在车头中间位置的车牌没有了,标明线路的只剩下车头顶部的LED屏,这无形之中又拉长了视障乘客的视线距离。我们这些低视力者原先凑近车身还能知道是几路车,现在要抬头向上看有时还看不清,坐错车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希望有关部门把城市无障碍问题考虑得更细一些。只要真心想做,难度其实不大。”
谈到“期许”,李梦吾老师一张口就旧话重提。她说,申报高级职称必须通过职称计算机考试,而目前全国都没有专门为盲人设置的考卷和考场,这件让她很不爽的闹心事,呼吁了几年都没有解决,已经成为她心头挥之不去的痛。“职称计算机考试能不能因人而异?”“盲人考计算机能不能将图形题目改成文字题?”……李老师一连发出多个建议。“考试的目的不就是促进你掌握电脑知识吗?”李老师说,“其实我们很多盲人的电脑操作能力还是可以的,我备课时也是在电脑上用Word写教案,我还是淘宝4级VIP呢!既然已经给我们工作的机会了,那我们总要进取吧,职称计算机考不了,职称晋升就卡住了。”“现在高考已经有了盲文卷了,而且也延长盲生答卷的时间了,视障人职称计算机考试为什么就不能改改呢?”李老师再次呼吁。
原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