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农民创客土地里“掘金”

16.04.2015  12:17
        随着气温的转暖,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亲见社区家庭农场主徐松开始忙碌起来,210亩小麦、油菜正是生长的关键期,他忙着织当地农民开墒挖渠,排除田里的积水,防止作物烂根。2013年起与工地打交道,在当地已很有名气的他,已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创客”,年净收入达15万元。
        如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中,像徐松一样,一大批农民转型当起“创客”,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迅猛发展,推动着全区农业经营方式加快转变、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用头脑“种地”。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是南京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示范镇街之一,在过去2年中,该街道先后整出2.2万亩良田。大学生薛涛和另2名大学生合伙承包了200多亩地种植有机水稻。他们还有更宏大的目标:待有机水稻试种成功后,再将村子旁边的林地开发出来,搞经济林果种植,“我们要用头脑来种地,让这些土地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南京市江宁区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民正由一种身份变成一种职业。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具备现代农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在生产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示范带动效应的人群。如今在江宁,受益于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培训以及新型的土地政策,一批批农民有了一技之长,成为职业农民。据江宁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全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约2430人,农业劳动力中,三成以上是新型职业农民。而今年,江宁区还将坚持实施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培育制度,强化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类协同”的培训,通过举办农民网商培训班、大学生创业专题培训班等,将这一比例提升到四成以上。
        “抱团发展”让农户腰包鼓起来。在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三界社区大诚达村,农民李先佑开着犁田机在田里来回穿梭,他告诉笔者,原先他种了4亩多地,加入常春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后,通过租种的方式扩大了种植规模,现在种植20多亩,而且都是双季稻。“没加入合作社之前,我没那个本事去种这么多田。现在合作社能给我们提供统防统治、集中育秧等技术,我才有这个胆量。”李先佑感慨道。
        常春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仅仅是江宁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致富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区像这样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共有610家,社员达到2000多户,合作社成员户均年纯收入4.7万元,比一般农户户均增收25%。
        按照“发展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工作思路,南京市江宁区通过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和创新管理机制,分级培育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比如,鼓励同质性农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合作社成员账户、管理档案、信用情况等进行动态监测,对带动农民增收明显的合作社进行扶持等,让合作社真正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领头雁。
        家庭农场里当“白领”。在一片葱茏繁茂的蔬菜大棚内,一个忙碌的身影正指挥着工人分工协作。她叫张静,一名80后大学生,是这100多亩蔬菜、瓜果、水稻的种植者,也是横溪街道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致富能手。
        2011年,在党的惠农政策指引下,抱着对发展生态农业的热情憧憬,张静放弃白领工作,通过流转村民荒废田地,在150余亩田地上种植蔬菜,成了家庭农场主。在蔬菜种植上,她采用高垄种植、滴灌栽培等技术,使产量、效益较当地农户平均水平高出10%。
        自己富起来的张静还不忘带动乡亲致富。她通过“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将自己研究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并为当地老百姓无偿提供优质蔬菜种苗。去年,在她的带动下,50余户农户增收万元,新增经济效益100万元以上。
        截至去年12月底,全区各街道农业部门登记的家庭农场共有641家,生产规模达71992亩。对于家庭农场的发展,南京市江宁区政府也给予诸多政策倾斜,起草制订了《关于大力扶持示范性家庭农场发展的实施意见》、《江宁区对区级示范性家庭农场考核和补贴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在资金扶持上,江宁区财政更是拿出200万元专项资金,对示范家庭农场基础设施建设、生产配套设施建设及新品种推广等给予补助。
作者:戴晶若 尹兴超 丁成贵 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