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康农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荣获“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
近日,南京市六合区康农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干凤峰受到南京市总工会、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人社局的表彰,荣获南京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立功竞赛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
今年38岁的干凤峰,是一名来自六合区马鞍街道大营村的农民。98年他买了1台背负式联合收割机在当地开展农机收割服务,本地收割结束后就带着一批志同道合青年农机手,北上苏北,甚至远赴山东胶州半岛各地,南下安徽泾县、大别山一带,实施跨区作业。2009年,他牵头带领周边6名农机手组建了康农农机合作社,和有志于农机服务事业者一道抱团发展。经过几年的成长,合作社已从当初的6名社员发展到目前的110名,现拥有收割机14台、插秧机19台、大中型拖拉机58台,农机总资产达1490万元。
2013年,干凤峰负责的康农农机合作社投资31万元,在城西建成了占地3200平方米的连栋温室育秧中心,育秧中心20多个三层秧架上摆放着7000多盘机插秧苗,共帮助13户水稻种植大户以及周边200多个农户代育秧,代育秧大田秧苗订单近7000亩。工厂化育秧大幅度降低以往露天育秧导致坏秧的风险,育秧成本也明显降低;7000亩秧苗全部由合作社采用插秧机来插秧,作业效率是人工的50多倍,周边农民插秧也不再弯腰。2013年曾被省农机局评定为全省五星级农机示范社。2015年实现水稻机插秧4900亩、秸秆还田24000亩、机收23000亩。
在大多数农民还未意识到秸秆还田的好处时,干凤峰已带领合作社成员做秸秆还田的先行者。合作社与马鞍街道城西、郭营、大营、勤丰、鞍山五个社区村居签订还田作业合同,统一开展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还田模式为先用秸秆粉碎机将秸秆粉碎,再用还田机深埋秸秆,还田效果明显、质量好,受到了马鞍街道及农户的好评,每年还田作业量达到24000亩次,亩还田秸秆450公斤,年节省化肥成本投入25万元,促进粮食增产5%以上,实现粮食总增收约96万元。到2015年,干凤峰负责的康农农机合作社已流转土地4700亩,规模从事农业生产,农机作业收入441万元、农田种植收入282万元。
“如今,我们所承包的地上,旋耕、播种、植保、施肥、收割、秧苗培育的田间环节已全面实现机械化,正在向粮食后加工处理全程机械化及物流自动化迈进。”走在承包的土地上,干凤峰指点着那属于他和合作社的那一片“小江山”,道出心中的现实追求。在发展农机合作社的同时,干凤峰自己也在从事农业种植生产。他注册成立了凤峰家庭农场,目前承包农田近2000亩,并且他所承包的田已实现了全程农业机械化种植,2015年干凤峰个人农业种田纯收入87万元,加上个人农机作业服务纯收入16万元,全年总纯收入达到了103万元。种田让他成为当地的富裕户,早早地过上了小康生活,规模化种田成为一份体面的职业。在干凤峰及合作社的带动下,马鞍当地已建成万亩无公害大米生产基地,实现绿色环保种植,并已建成年加工3000吨量的大米加工车间,注册了“六和”商标,实现市场统一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