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自屠戮之地驶向和平之舟

13.12.2014  11:12

  中新江苏网南京12月12日电 (记者 申冉)12月12日,距离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已不到24小时。作为国家公祭的主场,位于南京水西门大街418号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下文简称“江东门纪念馆”),显得更格外庄严肃穆,蓝黑底白字的“国家公祭”指示牌环绕于纪念馆墙壁之上。

  正如纪念馆馆长朱成山所言,“这里最重的是,是深埋于地下、一层层的遇难者累累白骨”,这组宛如尖刀、又宛如大船的建筑群的选址正是其土地下的“万人坑

  江东门纪念馆原副馆长段月萍在接受记者时采访介绍,1983年12月13日,在水西门大街上被发现的“万人坑”遗址上,纪念馆的第一锹土被铲起;也正是这一年,为了抗议1982年日本文部省篡改教科书,南京市成立了“南京大屠杀”编史、建馆、立碑领导小组,专事纪念馆的建设工作,当时50岁的段月萍是其中一员。

  “当年东南大学的齐康教授是建筑大师杨延宝的学生,也是著名的建筑专家;同时,他的父亲也是亲历南京大屠杀的见证者,齐康本人对这段历史很有感情。”段月萍老人回忆。

  齐康也是以从纪念馆所在土地下挖掘出的受难者遗骸作为重心,以主题为“生与死”设计的1期和2其建筑群。其中死难者遗骸陈列馆整体是一个陵墓型,半地下,开了低窗,在玻璃内陈列了部分挖掘出的遗骸。

  最为标志性的建筑是以多国文字镌刻着“遇难者300000”的黑色大理石石壁墙,此后成为了每年悼念活动的背景,今年国家公祭也同样是在这面墙前举行。

  在这面墙的正左方,是座硕大的黑色十字架,由于屡屡出现于各类影像中,几乎成为了“1213南京大屠杀”的标识,在这个十字架的上方,刻着一排阿拉伯数字:“1937.12.13—1938.1”,即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的六周时间。

  如今被移至广场右侧的铜铸和平大钟,名为“倒下的30万人”。支撑钟体的三根黑色的三棱柱代表“3”,上部用五个褐红色的圆圈代表5个“0”,中间悬挂大钟的梁设计成一个倒下的“”字形,寓意南京大屠杀“倒下的30万人敲响的和平大钟”。

  到了2005年,纪念馆迎来了第三期较大规模扩建,最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主持设计规划。

  “仅我个人大约就先后几十次去过纪念馆。”何镜堂院士在电话中向记者回忆,当时整个设计团队都感受到很重的历史责任感,“纪念馆不仅要重现灾难现场,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唤醒人类珍爱和平,走向未来。”这个原则从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到设计者何镜堂,都是一致的。

  面对长达700米左右的狭长地形,何镜堂听从朱成山的意见,决定以“和平之舟”的船型来设计纪念馆的整体轮廓。

  从广场入口处开始,一条蜿蜒的碎石道路引导人们走入历史,“我的设计是杀戮后的不毛之地,碎石铺成的广场地面,没有一点生命和流水,走过广场,只有沙沙的碎石摩擦声,仿佛亡者的低声呐喊。”何镜堂向记者描述了当时的设计理念,“从悼念广场走向建筑群的‘高潮’部分,就是遇难者骸骨陈列室,一个类似于黑色盒子的建筑,是象征历史真相的黑匣子。

  从战争的不毛之地到残酷罪行的“万人坑”,再到冷静反思的黑暗“冥思堂”,最后通往了光明的“和平广场”,在这里,何镜堂设计了大幅流动的水面,环绕的绿树成荫,和怀抱孩子的母亲塑像。

  “参观者将顺着一条从战争走向和平、从压抑走向希望的流线,一环扣一环,,亲身体验这一场残酷的历史,感悟和平的重要。”何镜堂表示,这也是他希望通过建筑语言来表达的理念。

  据何镜堂介绍,明年9月抗战胜利70周年之前,仍然是由他设计的胜利广场将在和平广场的西侧完成,“胜利将是这首‘建筑交响乐’的最终篇章。”他说。(完)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