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戴玉珍临终嘱咐:要珍惜好日子
去世前几天,戴玉珍把子女都叫到了床前。她仔细地向孩子们讲述了自己的一生——从被寄养到戴家、到辛苦照顾几个弟弟妹妹、再到痛苦的1937年冬天……她告诉几个孩子,要珍惜现在的好日子,如果自己不在了,一家人也要和和睦睦地过下去。
之后几天,老人已不能说话。今年1月19日,老人在家去世,享年92岁。至此,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又少了一位。
遭遇 她躲在草堆里,侥幸逃生
戴玉珍的几个子女,无数次听老人说起她痛苦的过去。
5岁时,因为亲生父母家境困难且孩子多,戴玉珍被送给养父母收养。随着五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的陆续出生,这个女孩迅速长大懂事。她不仅分担了家里的农活,也成为一个称职的大姐,才十几岁的年纪,就承担了帮弟弟做衣服等家务。
当时,戴玉珍一家住在南京江边渡口,和村中心有一段距离。尽管如此,还是没有躲过日本兵。一队日本兵乘着汽艇,来到这个江边小村庄。这年,戴玉珍刚刚15岁。
戴玉珍不止一次和儿女形容过当时的恐怖。“母亲说,当时日本人还没上岸,就对岸上一顿扫射,吓得村民四处躲藏。之后进了村,第一件事就是叫嚣着要‘鸡’和‘花姑娘’。”戴玉珍51岁的小儿子王全宝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戴玉珍吓坏了,她和母亲以及几个弟弟妹妹一起,躲在床下和屋后草堆里。过了很久,以为日本人走了,父亲小心地出去查看,没想到被日本兵发现,随之杀害。当时,他才35岁。日本人离开后,戴玉珍和母亲忍着巨大悲伤,拼尽全力,把他的遗体搬进棺材,让他入土为安。
尽管抢夺了食物、杀害了众多的无辜村民,但日本兵并没有就此离开,隔三岔五,他们会返回村里抢掠。
为了保护家眷,村里的老人轮流在村口看守,看到日本兵的汽艇,就立即警示村民。戴玉珍的母亲在女儿脸上抹了厚厚的黑灰,女孩每天像“鬼”一样,躲藏在楼梯角落、床底等不易被发现的角落,直到最后日本兵彻底离开。
去世 患消化道癌症,享年92岁
18岁那年,戴玉珍结了婚,在农村老家务农,之后陆续生育了8个子女。后来因为征地拆迁,她搬到了大厂居住。几个弟弟妹妹中,目前还有两个弟弟健在。
多年来,戴玉珍身体一向不错。“到90多岁了,她耳朵、腿脚还很好,每天会从5楼下去活动活动。”小儿子王全宝说。
但自从小儿子去年8月进行了一次大的胃部手术后,老人因为担心,开始感到有些闷气不适。去年12月底,因为头晕、手脚没劲,她被家人送进了医院,医生诊断为脑梗。在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情况稳定后,老人回了家。
可没想到,几周后,戴玉珍又出现了不能进食的情况。“她的肠胃功能变得很差,基本吃不下什么,后来,还出现了呕血的情况。”戴玉珍在一个月内第二次进了医院,医生推断,很可能是消化道癌症。
老人年迈,医生建议还是回家休养。将母亲接回家后,儿女发现情况日趋严重,“吃什么吐什么,加上咳血,后来水也喝不下去。”戴玉珍感到时日无多,一天,将子女召到床前。王全宝说,“她从自己5岁被寄养、到15岁的那段令她胆战心惊的经历,一直说到现在。她嘱咐我们,就算自己不在了,一家人也要和和睦睦的。她说,现在日子好过了,让我们一定要珍惜。”
说完这番话没几天,戴玉珍就无法开口说话。1月19日在家中去世,享年92岁。
数字
大屠杀幸存者
只剩一百多人
多年来,戴玉珍的几个儿女都很孝顺,生活上也没什么发愁。“她应该是没有什么遗憾走的。”三儿子王金云说。
昨天上午,儿女带着家人,全家共几十口人,把老人送上了山,让她入土为安。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至此又少了一位。
据了解,1987年,南京初次统计大屠杀幸存者数量时,认定的大屠杀幸存者有1756人。此后的几十年里,陆续又认定了一批大屠杀幸存者。不过,相比新发现的大屠杀幸存者数量,每年过世的幸存者数量更多。
目前,健在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减至100多人,平均年龄超过80岁。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活化石”老人消逝得会更快。
来源:现代快报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