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外秦淮水位持续走低 河床裸露画舫停运(图)
秦淮河,南京的母亲河,贯穿南京主城流入长江。近日,南京外秦淮水位持续走底越发“消瘦”的现象,引起沿岸市民的广泛关注:一周前,南京外秦淮水位上涨几近栈道,如今南京外秦淮“水落石出”、河床露出,河里的鱼儿面临生存的危机。
【直击】
外秦淮河河床露出越发“消瘦”
“不可思议,一周前,南京外秦淮水位上涨几近栈道。如今,河床露出,几乎要见底的样子。”连日来,南京外秦淮河越发“消瘦”,尤其是赛虹桥至下关段的水位严重下降,几乎快要见底,河水在里流动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11月4日上午,交汇点记者从赛虹桥沿着外秦淮河岸向下关三汊河走去。在赛虹桥,秦淮河原本宽阔的水面不见了,只见从河床到河底露出了大面积的淤泥,数根桥墩已完全裸露,河的中央仅剩一条不宽的水带。
而在集庆门,外秦淮河越发“消瘦”。站在桥上就能看到河两岸河床护坡,桥的南边,河中不时有露出的垃圾。
在汉中门桥一带,一处河床隆起一片,河道中心水面变狭。在定淮门、下关大桥、三汊河闸等外秦淮河沿岸,记者看到,外秦淮河河水水位不断下降,河床、石块、亲水台阶大片露出水面,河中急流的河水不断地向长江流淌。在南京外秦淮河入江口,三汊河水闸两个大门全部打开,大量河水排入长江,秦淮河河床露出,成今年以来最低水位,外秦淮河的水体与长江水体,在入江口汇合,形成了“泾渭分明”的独特奇观,外秦淮河水清,长江水黄。
如果,外秦淮河三汊河闸仍继续放水,水位继续下降,河床、淤泥将有更多露出,外秦淮沿岸风光不再。
【市民】
开闸放水可急坏了河里的鱼儿
近日,南京外秦淮水位持续走底越发“消瘦”的现象,引起沿岸市民的广泛关注,河水水位陡落的外秦淮河,平时难得一见的河床露了出来,影响了沿岸风光和环境。
更人关注的是,南京秦淮河越发“消瘦”,尤其是赛虹桥至下关段的水位严重下降,几乎快要见底,开闸放水可急坏了河里的鱼儿,甚至河里的鱼儿出现死亡。在集庆门,站在桥上就能看到成群的鱼在不多的水里游动,桥的南边,河中心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层层的小鱼,有的小鱼已经翻起了白肚皮,有的还在水里游。几名男子正在用几根竹竿撑起的渔网捞鱼。
在鬼脸城,记者瞧见了不少鱼儿,虽极力摇动着尾巴向上游蹿,无奈水流太急,还是顺流而下。
【解释】
上游泄水直排长江的影响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外秦淮河水位严重降低?南京市秦淮河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的相民负责人称,从10月25日夜里开始的暴雨天气一直下了几天,金秋变“黄梅”,让南京外秦淮河水位上涨,几近栈道。而外秦淮河上游的雨水大,这几天一直在对上游泄水直排长江。
另外,这几天,长江水位受上游的影响快速下降,水位一直偏低。而受长江低水位影响,外秦淮河水位就这样也跟着下降。
11月4日下午记者获悉,因外秦淮河水位这几天仅4米多,秦淮河画舫暂停营运,管理方敬请广大市民予以谅解。不过,当天下午南京外秦淮河三汊河闸已关闭,停止了放水,外秦淮河水位上涨,外秦淮河画舫营运要等水位上涨到6米位置后才能开行,预计这两天可以开行。
链接
秦淮河,中国长江下游右岸支流。古称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唐以后改称秦淮。
秦淮河有南北两源,北源句容河发源于句容市宝华山南麓,南源溧水河发源于南京市溧水区东庐山,两河在南京市江宁区方山埭西北村汇合成秦淮河干流,绕过方山向西北至外城城门上坊门从东水关流入南京城,由东向西横贯市区,南部从西水关流出,注入长江。
秦淮河大部分在南京市境内,是南京市最大的地区性河流,历史上,其航运、灌溉作用,孕育了南京古老文明,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历史上极富盛名,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