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北校门口北侧的鲁迅楼 最快今年5月起开放

04.02.2015  18:05

  城北的校门口是条长约1000米的蜿蜒马路,路幅不宽,以校门口为界,南边和北边以及各自延伸的区域,则分属回龙桥、鲁迅园、察哈尔路三个社区。校门口周边的建邺村小区如今还居住着几位80多岁的老地下党员,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他们和当年“首都电信局”1800名员工共同参加了“护局运动”;校门口22号建筑则是保存相对完好的一幢欧式乡村风格的别墅,建筑原主人是原国民政府文官处参事长成济安;校门口北侧的鲁迅楼则是清末江南陆师学堂及矿路学堂的遗址,最快今年5月起正式对外开放。

  建邺村 87岁老地下党员讲诉惊心动魄的“护局运动

  校门口55号就是建邺村小区,走进该小区,小区中心还有一个小花园,里面还伫立了两只海豚戏水的不锈钢雕塑,小区绿树蛮多,环境优雅静谧。许多初到此处的市民往往会质疑,“这明明属于鼓楼区,怎么叫建邺村小区呢?”家住此处的孙克兰阿姨,今年76岁,是省邮电管理局退休干部,她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末,这里是一处散落着大大小小简易砖瓦平方的老旧院落,在院子北侧以前还有二层楼的木质小楼房,“上世纪90年代初,这里改建成有7幢楼房的住宅小区,目前居住330户人家。从建成之时,这里就叫做建邺村。”孙克兰说道。

  作为省邮电管理局的职工住宅小区,孙克兰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这里还居住了几位解放前就参加革命的南京老地下党员。”现年87岁的陆庭懋、吴乃敏,是老地下党员,退休前曾分别任省邮电管理局的史志办主任、办公室主任。在陆庭懋家里,两位老人精神矍铄,对于66年前,在南京参加“护局运动”的往事记忆犹新。

  两位老人回忆到,1946年,他俩考入当年国民政府的“首都电信局”,经过培训考核,两人分别担任报务佐、机务佐。“当时电信局分为电报和电话两大部分,电报和电话是那时人们信息交流最高端最重要的渠道。那时人们的信息交流还主要靠邮差投递信件,能发电报、打电话的多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士。”在“首都电信局”工作期间,渴望进步的两人通过电信局里老地下党员的介绍,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陆庭懋、吴乃敏的主要任务是说服电信局的同事们,留下来迎接南京解放,同时保护好电信局的电报机、电话机、交换机等电话电报设备。“现在大家都觉得电话实在太普通,当年可是金贵的宝贝啊。我们接受这样的任务时,都感到特别神圣!”谈及往事,两人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两位老人回忆到,1949年4月23日下午,一辆军用吉普车驶入位于延龄巷的“首都电信局”。车上下来两位法新社的记者,他们要给法新社发回有关南京解放的新闻报道。法新社记者在发稿时,看到电信局运转正常,电信局门口还有电信局职工自发地站岗,在维持秩序。这位记者感到很震惊,他把这段鲜活的现场情况,也加到他要发稿的电报中,用生动的细节和真实的观感来表达南京人民喜迎解放的心情。

  时至今日,两位老人回忆起往事时,都显得非常激动和自豪。“4月23日,南京城解放。因为地下党员和电信职工的出色工作,南京全城通信电路畅通,整个电信局的通信器材、设备、物资,全部完好地交到了人民手中。

  校门口22号 是民国时期著名报人成济安的别墅

  沿着校门口往西走,有一个门牌为校门口22号的院落,门牌油漆脱落斑驳,门口围墙上还贴了几张已经脱落的广告。粗看院落大门,不太引人注目。走进院门,院子里几株高近2米的腊梅树散发着沁人的梅香。腊梅树后,一幢砖墙青灰,屋顶为八角形的二层联体楼房,虽然陈旧,但欧式建筑风格让人侧目。住在该楼二楼的刘金生老人,今年81岁。酷爱阅读《扬子晚报》的刘老先生听说是记者来探访老宅子,便热情地把记者带到他家。

  沿着楼梯木板早已变形的楼梯走上二楼,脚下还有木板受压的吱吱声。刘金生告诉记者,该院落原系任瘦清和儿子成竟志、成众志所有,院落的建筑时间大致可远溯于上世纪40年代,是正宗的民国建筑。

  说起任瘦清,不得不提及她的丈夫成济安。成济安(1887-1947)(注:成济安之子成众志于2011年6月写的文章《济安先生与中国革命——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怀念慈父成国屏君》中提及这一生卒年份)。成济安原名国屏,别名惜依,湖南省湘乡市人。早年赴日本留学,加入中国同盟会。成济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著名报人。1915年,成济安去新加坡,易名惜侬,主办《民国日报》,曾任《世界日报》总编辑。1926年3月,成济安任北京《民立晚报》经理。1927年3月,《民立晚报》迁到武汉出版,成济安任社长。

  成济安和任瘦清的私宅在校门口,也大致可推断出在上世纪上半叶,校门口地区应是环境优雅的地方。记者在该院现场看到,大门口内侧目前也有住户,刘金生说,这些房子当年是成济安别墅的警卫室、汽车库、厨房以及工作人员居住的地方,二层楼房的建筑面积为483.9平方米,目前有5户居住。

  记者注意到,该别墅虽然历经时代久远,但楼房外立面的落雨管依然存在,二楼房屋基本是两边都有玻璃窗,室内采光很好。

  鲁迅楼 最快将于今年5月起对外开放

  沿着校门口往东走,再左拐,即进入中山北路283号大院,在鼓楼区挹江门街道鲁迅园社区正北面,一幢青灰色外墙、枣红色屋顶的二层楼映入眼帘。该楼目前正在修缮,楼房四周全部被蓝色的工程挡板围住。鲁迅园社区主任滕道香特别自豪地告诉记者,这幢楼就是鲁迅楼。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于1898年11月至1901年11月在此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由于毗邻此楼,他们社区因此得名,就叫鲁迅园社区。

  从鲁迅楼周围高楼往鲁迅楼观看,该楼是坐南朝北的砖木结构,通阔21.8米,高7.2米,建筑面积约273平方米。该楼南边和北边的外立面均有9个拱形门结构紧密相连,下面是白色古罗马立柱式样的阳台围栏,古色古香,极富古典韵味。查询历史资料可知,该楼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是近现代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江南陆师学堂及矿路学堂的遗址。作为清末教育建筑的遗存,此楼原为矿路学堂的外籍教师楼。鲁迅曾在此学习生活过3年,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赵声上将、吴旸谷上将、抗日将领方振武上将等人都曾就学于江南陆师学堂。不过该楼的原来建筑在2011年4月29日因失火被烧毁,此楼是按照历史照片和相关史料进行重新建设修缮的。

  滕道香介绍,鲁迅先生的长孙周令飞,于2008年曾来此处看过老楼。目前该楼进行修缮,同时正向全社会征集和收集有关鲁迅的史料和展品,最快将于2015年5月对外正式开放。对于生活在南京的市民来说,届时在鲁迅楼前漫步,再想想我们曾经学习过鲁迅的许多文学作品,那也该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文史之旅和怀旧之旅。

  采访手记

  抽丝剥茧般的“时空穿越之旅

  在采写“走读南京(3)——校门口”的过程中,记者恰逢采访南京市、江苏省的政协会议期间。由于时间相对分散,记者先后三次赶赴校门口,社区干部、街坊邻居对于扬子晚报关注老南京历史故事的采访给与了热情的支持和帮助。

  在校门口的探访过程中,陆庭懋、吴乃敏拿出他们珍存已久的老照片和书面会议资料;家住校门口22号的刘金生老人拿出文字资料供记者查阅;鲁迅园社区主任滕道香还从电脑上找出鲁迅园的相关历史图片……在他们无私的帮助下,抽丝剥茧般的“时空穿越之旅”和各种历史画面,在记者脑海中交替闪现,并呈现出校门口的“不凡身世”。

  记者联想到,在南京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1月19日上午举行的“发挥城市资源禀赋优势,增强南京发展软实力”的专题议政会上,南京市委常委、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徐宁介绍,南京市文化部门曾做过调研,与南京有关的名人、名著、名居的资源非常丰富,这些都是南京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元素,通过系统地融合贯通,把这些资源有机整合,推广运用起来,对发挥南京城市资源禀赋优势,增强南京发展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薄云峰)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