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么方便,再也不用来回折腾了。”前不久,提起自己通过南京公安“微警务”给女儿办户籍的经历,江苏南京市民章满连连称赞。据介绍,2014年结婚后,章满与妻子长期在安徽合肥工作生活,去年5月两人的女儿在合肥出生。为办理女儿的户籍申报,章满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在南京公安“微警务”平台上按照要求上传了相关材料,没多久章满户籍所在辖区的南京江宁公安分局便在户籍系统中核实并办理了这项申报,并将孩子的户口本内页寄给了章满。
2015年以来,面对社会发展新要求,江苏南京公安着力攻关身份认证、内外数据壁垒、在线支付三个瓶颈难题,积极开展“微警务”这一掌上“小平台”建设,做足了便民服务的“大文章”。截至目前“微警务”已经开通了户籍、交管、出入境等群众最关心、最贴心、最直接的26项业务,市民群众只需一次实名注册,即可实现全部业务的网上办理,亲切地称之为“手机上的派出所”“指尖上的交警队”“网络里的签注官”“e时代的看守所”。
“以前,我们不是没有公安便民‘微警务’,截至2015年11月,南京市公安局科以上单位就有各类微信公众号40多个。”据南京公安“微警务”负责人介绍,“为民服务的网上平台数量多自然是好,但每办一件事,群众就要找一个微信公号,千头万绪,各自为战,有些业务是跨部门的,群众网上办事还是需要网下多跑路。”
“根本问题是不同机构部门、不同层级单位的信息壁垒。我们提出了错位服务理念,对内整合人口管理、交警等31个警种部门数据,并对接省公安厅、各公安分局,进而将全市各级公安微信公众号统一规划、同步建设、错位服务、分别运作,实现群众办事的一号申请、一站受理、一网通办。”该负责人介绍,南京公安还积极整合房产、社保、卫计委等17个政府部门机构,并引入车辆保险、特快专递等社会服务,努力形成统一高效的“微警务”数据中心。
南京公安“微警务”还积极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实现智能感知精准推送服务,比如针对市民经常出现的驾驶证到期忘记换证、机动车到期忘记年检、交通违法不及时处理等问题,点对点推送信息,主动提供提醒服务。“今年正月十五夫子庙庙会,我们利用热力地图对秦淮灯会核心景区等重点部位人群密度进行实时监测,一方面科学部署一线执勤,另一方面即时根据交通流量、社会治安、突发情况等发布预警信息,确保秩序井然,受到市民点赞。” 南京公安“微警务”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南京公安“微警务”关注用户超过440万,日服务群众最高时达到6万多次,相当于覆盖了南京市的每一个家庭。“大数据引领发展方向,‘微警务’推动警务变革,下一步,南京公安按照‘群众需要什么服务就开通什么功能’的思路,不断加大改革创新步伐,加快拓展微警务功能,努力打造体现时代特点、贴近群众需求、彰显一流服务的‘微警务’品牌。”江苏南京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孙建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