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模式+专家模式”| 2014南京公共文化发展报告
2014年,是南京文化体制的“深改革年”,又是文化产业的“政策年”。在此宏观背景之下,南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了南京文化产业2014年的再创新高。
这一年,南京市公共文化建设迅速发展,服务设施网络日益完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文化惠民工程品牌逐步形成,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全民阅读工作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公共文化服务成绩硕果累累,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南京已基本建成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通过开展示范区创建活动,南京市政府每年拿出100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区级文化场馆得到全面翻新,街镇、社区文化设施得到升级,室外活动条件明显改善;市级群众艺术馆面积28000平方米,金陵图书馆面积25000平方米,全部为国家一级馆;市属11个区共有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14个,其中9个文化馆、13个图书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全市100个街镇全部建有面积8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文化站,其中面积达1500平方米以上的街镇“示范文化站”54个。
此外,全市还打造了14个“示范文化广场”和86个“社区特色文化广场”。全市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147万平方米,万人拥有面积1800平方米。除此之外,南京相关部门还积极开展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研究,探索实践由市图书馆和街镇、社区(村)图书室构成的“两层四级”的南京模式。
创新“公共文化建设服务模式”
目前,南京已建立公共图书馆分馆145家,此外,还开设了“汽车图书馆”、24小时图书自助借还机,在敬老院、看守所、部队营区等地方设立服务点,提供方便快捷的馆外流通服务,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和功能;组建南京市博物馆总馆,对现有市直属博物馆、纪念馆加以整合,在运行机制上实行“人、财、物”的集中统一,通过整合全市文博单位的藏品和展厅资源,统一调配管理市属文博场馆的馆藏文物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为了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的创新,南京还特意创新“专家治馆”模式,特聘著名学者东南大学教授董群、南京大学教授胡阿祥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分别任金陵图书馆、六朝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并分别兼任南京历史文化传承与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六朝文化研究中心、南京明清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充分发挥高校著名学者在文化建设中的领军作用,实现文化资源与高等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提升文博场馆的专业化水准,有效拉近公共文化设施与社会公众的距离。
(责任编辑: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