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南京倡导:让非遗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29.09.2015  15:01

  新华报业网讯 27日在宁举办的“非遗文化与当代生活”主题高层论坛上,来自联合国以及国内外数十位专家学者共同倡议,让非遗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中国民协驻会副主席罗杨先生说,非遗对民族品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提非遗和当代人生活相结合?为什么要让非遗走进年轻人的生活?因为我们遇到了一个人类文明的转型期,由农耕文明转入到工业文明,在这个转型期,很多曾经美好灿烂的遗产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我们心灵中可以守望的东西越来越少,造成了一种精神危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与体育部部长亚历山大·西斯克里克说,保护非遗项目国际公约,强调年轻人参与。“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年轻人不应该断绝和家庭的联系,比如说爷爷奶奶这一辈,应该跟孙辈有更多接触,通过给他们唱童谣,讲故事,让他们知道古老年代的各种历史的传承。

  中国民协副主席吴元新做过一个调研,近几年来,家族式传承,由五年前的25.3%增长到现在的54.5%。吴元新认为,非遗传承和保护的氛围在不断优化,“同时,非遗要适应现代人的生活,像蓝印花布也好,云锦也好,剪纸也好,要能够销售,能够得到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这样才能为非遗技艺的传承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对此,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徐艺乙深有同感,他说,非遗应该在当代的文化建设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非遗应该重新回归我们的生活,以绿色、健康、雅致的生活方式出现在世界上。

  非遗如何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省文联副主席陈国欢认为,融入的途径应该是传统技艺+当代审美+现代设计+大众生活。他举例说,“我们的工艺美术大师动手能力很强,技术没问题,但在审美方面还需要提升。比如刺绣,如何体现当代人的文化审美,如何贴近年轻人的精神需求,其中大有文章可做。

  据悉,这次论坛由南京市委宣传部、市文联、高淳区政府等联合主办。

  本报记者贾梦雨

编辑: 王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