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172位江苏籍殉难官兵名录公布

24.03.2015  11:05

  82岁的倪自强没有想到,一个多年未了的心愿,有望不久后实现。1937年,南京保卫战的枪声响起,时任中校参谋的父亲倪国鼎主动请缨,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光华门。几天后,4岁的倪自强,在老家铜山,见到了用担架抬回来的父亲。当时还30岁不到的倪国鼎,壮烈牺牲。

  几年前,倪自强试图为父亲申报追认烈士,但由于缺乏档案及佐证的史料,一直没有进展。近日,他接到南京市方志办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带来的消息令他心头一振:倪国鼎的名字出现在南京保卫战殉难将士档案中。众多史料相互印证,老兵倪国鼎的抗战经历渐渐清晰……

  172位殉难官兵中,级别最高的名叫倪国鼎

  主动请战,他用生命捍卫光华门

  担架上的父亲

  北国的牡丹江春寒料峭,3月中旬一个清冷的早晨,南京方志办一位工作人员的电话,打破了82岁的倪自强清净的生活。

  “请问您是不是叫倪自强?您的父亲是不是参加过南京保卫战?”尘封70多年的记忆闸口突然开启,老人一时错愕,弄清了对方的来意后,开始缓缓地讲述:“我父亲倪国鼎生于1908年。原来是铜山县双沟镇的小学教师,当时国家动荡不安,军阀混战,爸爸就投笔从戎考上了军校。我5岁(实为4岁)时,我父亲在保卫南京战中壮烈牺牲,只有29岁……”倪自强慢慢打开话匣子,让电话这端的工作人员一阵欣喜,倪自强的讲述跟史料记载是基本吻合的,英雄的后代应该找到了。

  出生于1933年的倪自强,如今已从牡丹江职工大学(现为牡丹江大学)退休多年,膝下子孙满堂。在他久远的记忆中,与父亲仅有的一次接触,便是诀别。

  “爸爸被四个人用担架抬着回家的。那是1937年12月底,日本人已经攻占了南京。跟爸爸一起来的,还有一个人,是爸爸的通讯员,叫张东云。那时我还小,大人们怕吓着我,都拦着我,不让我上前。”倪自强向现代快报记者回忆这段往事时,声音微微颤抖。还原真实的倪国鼎

  倪自强当时与母亲生活在徐州铜山县房村镇倪庄,父亲倪国鼎早年入私塾读书,太爷爷还是当地有名的中医。

  倪国鼎是谁?去年12月,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南京方志办组织金陵科技学院大学生地方志志愿者,整理南京保卫战殉难将士档案名录。在志愿者筛选出的江苏籍殉难将士名录中,倪国鼎是个特殊的存在。

  “他是南京保卫战中阵亡的江苏籍官兵中唯一一位团职军官,也是作战牺牲的江苏籍军官中职级最高的。”南京方志办史学研究者胡卓然告诉记者。

  但是,史料中有关倪国鼎的记录支离破碎,想还原一个完整的倪国鼎形象,并不容易。

  这时,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胡博走进了胡卓然的视野。此前,南京方志办特约胡博承担南京保卫战各知名烈士生平考证文章的撰写。

  胡博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自己在查阅1936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部铨叙厅编写的《陆海空军军官佐任官名簿》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同学录》时,发现了倪国鼎的信息。

  倪国鼎,字任平,1909年10月26日(倪自强回忆称是1908年)出生于江苏省铜山县双沟镇,1926年10月考入中央陆军军校第六期炮兵科学习。1929年5月毕业后历任军校教导队少尉排长、教导团中尉排长、教导第1师上尉参谋、国民政府警卫第1师上尉参谋、第87师上尉参谋。1935年8月17日,倪国鼎被国民政府正式任官为陆军炮兵上尉。1936年8月调升第87师第261旅中校参谋(亦称旅参谋主任)。

  光华门外主动要求参战

  1937年8月,倪国鼎随部开赴上海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与日军鏖战三个月。11月,倪国鼎随第261旅撤往南京,12月8日抵达南京城郊的孝陵卫。

  胡博翻阅第261旅旅长陈颐鼎晚年的回忆文章时发现,当时,倪国鼎跟随陈颐鼎准备入城面见师长沈发藻,领取新的任务。不想两人抵达中山门时,城门紧闭,陈颐鼎只得带着倪国鼎返回旅部,并通过无线电向上级呼叫。不久,日军攻至,倪国鼎便随第261旅在城外迎击。

  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光华门的城门洞被日军占领。为了保障光华门的安全,第261旅与第259旅从两个方向对这股日军发起进攻。倪国鼎主动要求参战,获得旅长陈颐鼎的批准。

  在日军持续不断的轰击下,光华门两侧的城墙已被轰开两个缺口。黄昏后,第87师进行有力反击,第259旅旅长易安华率一个加强团,在通济门外,从西向东北方向攻击,由第87师副师长兼第261旅旅长陈颐鼎率两个加强营,在光华门外的清凉巷、天堂村从东向西,与第259旅夹击侵入光华门外的日军。经过奋力突击,借着夜幕的掩护,终将这股突入的日军大部消灭。

  但易安华、倪国鼎以及营长2人、连长以下官兵30余人,牺牲在光华门外的阵地上。

  随后的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从南京发出电讯,报道了这一悲壮的战斗场景:“十日傍晚,光华门一带城垣被敌攻城炮击毁数处,敌军一部虽冲入城内,当即被我包围歼灭,敌遗尸五百余具,仅十余人生还……我军士气悲壮,人人抱必死之决心。

  妻儿辗转避难一路要饭

  倪国鼎壮烈殉国后,他的妻儿也开始远走他乡。

  “爸爸安葬后,日本鬼子也马上要夹击徐州了。1938年春,母亲带着我顺着陇海铁路一路往西逃。我到现在还记得,走的时候很匆忙,妈妈用一个白包袱,包了几件衣服,牵着我的小手,走走停停,一路要饭,我腿上现在还有当时狗咬后留下的疤。”倪自强说,到了武汉,他被送进了宋庆龄办的儿童保育院,妈妈则被介绍到被服厂钉纽扣。

  很快,日军迫近武汉,娘俩又跟着难民一路跑到重庆。

  直到1947年,倪自强才跟母亲回到徐州,解放后,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1958年,他被分配到牡丹江。倪自强说,父亲的墓碑还在铜山县房村镇倪庄,早些年,家人每年都回老家祭奠。

  172位南京保卫战江苏籍殉难官兵名录

  1.这里所统计的“江苏籍”以抗战期间的行政区划为准。另,连同当时的首都南京籍官兵一并纳入统计。

  2.所列籍贯以殉难官兵档案记载为准。

  南京

  蒋 铎 少尉书记晋中尉

  胡化云 二等兵(晋上等兵)

  六合

  孙怀仁 上等兵晋下士

  孙立章 二等兵伙夫

  吴森统 一等兵晋上等兵

  郑辛田 少尉班长(晋中尉)

  高淳

  孔 珠 少尉排长晋中尉

  江宁

[page title= subtitle=]

  程金川 一等兵(晋上等兵)

  胡 模 少尉司书

  吕春秋 上等兵

  王 济 科员

  张 琦 中尉司药晋上尉

  徐橝波 一等军医正主任

  江浦

  高德生 三等兽医佐晋中尉

  苏州

  马容正 中尉通信员(晋上尉)

  吴县

  翁旭体 上尉连附

  镇江

  李岳龙 少尉本级队员

  叶锦文 上等兵晋下士

  张咸庆 准尉修械员晋少尉

  丹徒

  眭乃谦 准尉特务长晋少尉

  周生霖 一等军运佐晋少校

  句容

  崇有金 准尉排长晋少校

  泰兴

  黄友仁 上士文书晋准尉

  刘明信 上士晋准尉

  姚步青 上尉书记

  泰县

  刘伯珩 一等佐军医

  周 语 中尉军需晋上尉

  靖江

  陈敬根 一等兵晋上等兵

  顾文克 准尉查马长晋少尉

  盐城

  崔汝剑 准尉司书

  高鸿图 少尉排长

  梁云龙 一等兵

  刘宗辉 少尉排长晋中尉

  徐如志 一等兵晋上等

  东台

  陈金宝 准尉军械员晋少尉

  潘应时 二等佐军医

  翟光甫 上士看护晋准尉

  阜宁

  成钟奇 上尉连长晋少校

  李 欣 中尉兽医晋上尉

  常州

  谢志民 准尉技副晋少尉

  溧阳

  李梦觉 少尉排长晋中尉

  赵 亚 准尉特务长(晋少尉)

  吕耀华 准尉特务长

  王 凯 准尉特务长

  武进

  胡定亚 上等兵

  姚馨天 少校军医晋中校

  朱 和 中尉服务员

  陈 谟 校二阶科长(晋级少将)

  徐州

  陈廷选 警士

  陈渊如 警士

  陈志荣 警士

  崔广玉 警士

  杜继德 警士

  黄克明 警士

  纪曾亮 警士

  刘凤鸣 警士

  刘连学 警士

  钱润生 警长

  石金标 警士

  孙广山 上尉连长(晋少校)

  汪永寿 警士

  王凤才 警士

  王 旭 警士

  熊文平 警士

  徐述广 警士

  袁勇茂 警士

  张连生 警长

  铜山

  倪国鼎 中校参谋晋上校

  鲍光第 警士

  陈烈标 警士

  顾延生 二等兵晋上等兵

  郭玉秀 巡官

  蒋万山 警士

  李洪昌 上等兵晋下士

  李允得 一等兵晋上等兵

  李宗福 一等兵晋上等兵

  廖德培 警士

  陆长发 巡官

  麻朝胜 上等兵晋下士

  聂金庭 警士

[page title= subtitle=]

  戚广清 准尉排附晋少尉

  屈玉林 警士

  师永生 一等兵晋上等兵

  王少利 上等兵晋下士

  王义泰 警士

  魏德法 上等兵晋下士

  徐得胜 警士

  许如之 警长

  杨文礼 警士

  杨孝先 准尉特务长晋少尉

  于承举 警士

  赵振邦 准尉排附晋少尉

  赵正山 警士

  赵中立 二等兵晋上等兵

  赵仲仁 警士

  仲维芷 下士晋中士

  周廷凤 警士

  朱筱辉 准尉排长晋少尉

  沛县

  何先祥 准尉排长(晋少尉)

  惠之坚 少尉副官晋中尉

  吕忠贤 二等兵晋上等兵

  谭朝君 二等兵晋上等兵

  王岐珠 一等兵晋上等兵

  于廷之 一等兵晋上等

  袁培益 少尉排长

  张丕堂 中士班长晋上士

  邳县

  丁锡龄 一等兵晋上等兵

  索廷瑞 准尉排长(晋少尉)

  吴云良 上等兵晋下士

  燕克元 上等兵晋下士

  朱宗楹 一等兵(晋上等兵)

  丰县

  高玉钦 二等兵晋上等兵

  渠敬伦 中士(晋上士)

  邵世文 中士班长晋上士

  王丽章 上等兵晋下士

  王明山 中士晋上士

  徐培德 二等兵(晋上等兵)

  杨志功 中士晋上士

  杨 忠 上等兵(晋下士)

  袁兴琳 准尉排长晋少尉

  张魁金 上等兵(晋下士)

  张新发 一等兵晋上等

  赵心广 中尉排长晋上尉

  郑大栋 二等兵(晋上等兵)

  睢宁

  周协群 三等军医佐晋中尉

  顾明胜 一等兵(晋上等兵)

  睢县(睢县应属于河南,疑为“睢宁”之误)

  李保全 二等兵(晋上等兵)

  淮安

  陈玉来 上等兵

  淮县(无此地名,疑为“淮安”)

  刘书城 警士

  淮阴

  陈锦堂 中尉排长晋上尉

  姚景春 准尉司书晋少尉

  赵英龙 警士

  连水(应为“涟水”)

  王士贤 警士

  盱眙

  王得胜 准尉排长(晋少尉)

  宿迁

  顾兴华 警士

  刘保瑞 少尉排长晋中尉

  马斯濂 少尉通信员(晋中尉)

  乔华南 三等司药佐晋中尉

  王永年 下士晋中士

  沭阳

  梁子云 二等兵(晋上等兵)

  沈立仁 一等兵(晋上等兵)

  严德谦 中士班长晋上士

  泗阳

  陈连兴 一等兵晋上等兵

  谢得胜 中士晋上士

  俞开胜 少尉书记晋中尉

  东海

  黄一山 二等兵(晋上等兵)

  王甲奎 中士晋上士

  灌云

  朱海森 二等兵晋上等兵

  江都

  王健群 中士文书晋上士

  王铭文 准尉排长晋少尉

  王英武 上等兵(晋下士)

  无锡

  冯锡泉 一等司机比照上士

  江阴

[page title= subtitle=]

  范 霍 少尉服务员

  砀山(现属安徽,当时属江苏)

  王宝金 中士晋上士

  张永山 准尉排长晋少尉

  沈焕喜 准尉排长晋少尉

  董作瀛 一等兵(晋上等兵)

  李全德 一等兵晋上等兵

  萧县(现属安徽,当时属江苏)

  方登瀛 准尉排附晋少尉

  胡启亭 一等兵晋上等兵

  赵淑麟 准尉排附晋少尉

  上海(当时属江苏)

  徐九成 中尉技士晋上尉

  杨季豪 中尉本级队员

  崇明(当时属江苏)

  施才卿 上等兵晋下士

  籍贯为江苏,未记载具体县市

  曹 喜 二等兵

  胡拱相 警士

  金寿年 警士

  吴桂荣 警士

  尹贵金 伙夫

  谢凤梧 上尉连长

  于钟骏 中尉附员

  陈云芝 二等军需(晋准尉)

  未了的心愿

  希望能追认父亲为烈士,想来光华门看看

  3年前,倪自强向当地民政部门提出申请,想为父亲申报烈士,但由于不能提供父亲的档案资料来证明,当地一直未予受理。

  在南京方志办与倪自强取得联系后,老人带了南京方志办提供的档案再次去申请,民政局接受了。近期,南京方志办将为倪自强复印一份更完整的档案。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民政局优抚科科长周景才昨天告诉现代快报,倪国鼎的资料收集完整后,将对其资料进行审核和调查,如果事实准确,符合认定条件,将向黑龙江省民政厅提交申请。

  倪自强盼望着父亲能被追认为烈士,他也期待着,有机会能回到徐州,为父亲扫去墓前的杂草,再来一趟南京,到光华门寄托哀思。

  毕竟,今年,他已经82岁了。

  整理殉难将士名录缘起

  帮英烈寻访后人 告慰在天之灵

  从浩繁的卷宗中挖掘一个鲜活的生命,需要耐心地搜寻和严谨地求证,而让故去的生命告慰、温暖世人的精神家园,则需要善意地体谅和将心比心。

  南京方志办史学研究者胡卓然整理档案的过程中,现代快报的一次采访令他心有戚戚:南京保卫战中,时年28岁的教导总队队部上尉速记官姚步青在保卫战中阵亡,而家人并不知情。在长达77年的接力寻亲中,今年1月,现居于四川泸州的姚步青的女儿姚泰陵,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顾问孙宅巍及媒体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父亲阵亡的大致地点。前不久,78岁的她来到南京,跪倒在父亲曾经的阵地上,声泪俱下。

  这启发了胡卓然的思绪:“很多将士英勇抗战的事迹,并不为后人了解,甚至连亲人们都不知道他们当年的经历,也不知他们如今安息在哪里。清明节快到了,如果能帮助这些英烈寻亲,让亲属们来南京祭扫,或许可以告慰那些在天之灵。”(金凤)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