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镇江开工
6月29日,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在镇江开工。一年后该航道将初通至南京,5万吨级海轮可从长江口直达南京港,10万吨级及以上海轮也可减载乘潮抵达。工程2019年全部竣工后,南京港将实现由内河港向海港的实质性转变,南京作为国际江海转运大港和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12.5米深水航道贯通后,通航能力将提升50%以上
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工程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要求,建设长江经济带、打造长江黄金水道的重点项目,深水航道从太仓至南京,全长280公里。其中,一期工程太仓荡茜闸至南通天生港区56公里段已于去年7月交工验收,进入试运行。
建设工程指挥部指挥长任建华介绍,在一期工程建成试运行基础上,二期工程将对南通天生港区至南京新生圩港区全长约227公里的长江河段进行整治。主要在仪征、和畅洲、口岸直、福姜沙4条水道实施洲滩关键控制工程和航道治理工程,并结合疏浚维护措施,实现12.5米深水航道由南通天生港区上延至南京新生圩港区。二期12.5米深水航道预计明年7月初通南京,全部工程预计于2019年竣工。
据交通运输部相关人士估算,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成后,航道通过能力将增加50%以上。船舶实载率提升后,每年可减少燃油消耗21.6万吨,减少碳排放量65万吨。
每年可为南京及中上游企业节约物流成本7亿元
深水航道工程将给南京带来哪些利好?省交通运输厅港口局局长朱培德表示,主要是运力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以一期工程为例,南通港仅去年下半年,受益货运量达4000万吨,节约直接运费近4亿元。
据测算,如12.5米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每年可为江苏沿江企业节约物流成本30亿元以上,为南京及中上游沿江企业金属矿石、煤炭、原油、粮食等货种节约物流成本7亿元以上。
“南京港将成为5万吨级海轮直达和10万吨级海轮减载进江的终点,成为距离中西部腹地最近的海港。”南京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联宏表示,目前,南京龙潭、新生圩、西坝等港区都已具备8万吨级以上海轮靠泊条件。但受到航道水深限制,相应吨位的大型海轮还无法直接进港,一些大宗货运企业承运船舶,只能在上海、宁波等地转运,大大增加了时间、运力成本。12.5米深水航道的修建使南京进一步海港化,提升了南京江海转运的功能。工程建成后,南京将成为长江海河轮中转中心,对长江中上游地区辐射效应将明显增强。
南京将乘势开辟至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国际货运航线
根据《南京长江航运物流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到2017年,南京将初步建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备、服务优良的长江航运物流中心。港口货物吞吐量2.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50万标箱,水路货运量2亿吨,全市物流业增加值700亿元。
南京港口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12.5米深水航道的贯通,未来特别是大型散货集装箱运力的增强,南京港的国际航线会进一步拓展和加密,散杂货运输方面,到欧美、中东、澳洲等地区的航线密度会进一步加大。集装箱航线,除现有到日韩的航线以外,很快会增加开往“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航线。
据悉,抢抓深水航道贯通机遇,南京港将打造“三枢纽一平台”,即江海转运主枢纽、集装箱区域性中心枢纽、综合运输体系节点枢纽和港城一体化融合发展平台。南京港的功能布局也将由此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主城区二桥、三桥之间的一些岸线码头将实施关闭,港口工业岸线将转换为城市景观和生活岸线。另一方面,龙潭、仪征、新生圩等主要港区将进行升级改造和新项目建设,在长江二桥以下布局一批规模化、深水化的江海转运码头,实现传统的装卸仓储功能向现代物流转型。(刘晓 葛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