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为50部历史名著在诞生地“树碑立传”
《红楼梦》、《桃花扇》、《海国图志》、《首都计划》……在古都南京创作的经典名著灿若群星,南京为此遴选出50部传世名著,着手在其创作地“树碑立传”。21日,南京文化学者、地方志专家和市民代表组成寻访团实地勘验。
《永乐大典》碑立哪里
市民认知最重要
《永乐大典》被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明朝其藏书在明故宫文渊阁,抄誊却在国子监(市政府大院周边)。
南京市社科院科研处处长邓攀认为,明成祖为《永乐大典》作序,文渊阁是皇家图书馆,在明故宫树碑正得其所。但市藏书家协会主席薛冰称,国子监是《永乐大典》编辑地,史载有3000名监生在这里抄誊。“国子监是明朝最高官学,当时北起明城墙、南至浮桥,东起九华山、西到进香河,立碑不仅强调其文化传播功能,也是对城市历史再认知。”
《红楼梦》、《海国图志》等名著创作地意见基本一致,《红楼梦》立碑点在江宁织造府博物馆,《海国图志》是魏源在清凉山写的。
南京出版社社长卢海鸣认为,为名著树碑立传,打上“城市烙印”,既展现了文化南京积淀,激发市民自豪感,又弘扬了传统文化,营造“书香南京”氛围。
大诗人写《食单》
小说家绘南京“上河图”
南京流传下来的名著,既有“高大上”的诗词歌赋、经史子集,也有生活味浓的方志、小说、笔记等,透露出烟火气。
张恨水创作的《丹凤街》,就是这样一部市井小说。寻访组来到丹凤街,薛冰说,民国时丹凤街有鱼市街、鸡鹅巷,也有银行、邮局,热闹得很。南大丁帆教授评价,《丹凤街》从方言口语到故事内容,充满纯正的南京味,展现了民国南京的“清明上河图”。专家们建议,模拟小说里的人物制成雕塑,在街口营造故事里的“小情景”,利于引导市民阅读这部小说。
袁枚是清代诗人、散文家,也是美食家,所著《随园食单》描绘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与烹饪,记了326份菜单。甘熙的《白下琐言》里,大街小巷历史沿革、风土人情逸闻轶事无所不包,就像一幅从六朝至清朝的南京风俗画。专家建议,在随园和南京民俗文化博览馆为这两部著作立碑,分别介绍老南京菜谱和历代掌故,一定“别有味道”。
《古迹图考》可佐证
削山填河留遗憾
“在朱偰的《金陵古迹图考》里,这就是南唐宫城的北护城河。”专家手指文德里下的秦淮河议论,这条河历史上从这里延伸到清凉山,可如今北门桥往西全被高楼覆盖了,只剩“干河沿路”的地名,“后果不仅是水脉、文脉的阻断,还影响了城市排洪”。
内秦淮往北,一直到北极阁,过去有一条“进香河”,如今成了“进香河路”。邓攀考证,《十竹斋书画谱》作者、清初版画家胡正言就住在鸡笼山下(北极阁),当时山上有12座寺庙,简称“十庙”,香客们坐船来进香,河名叫进香河。如今不仅进香河被填埋,北极阁也被削去一角。
民国时编撰的《首都计划》,开近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先河。“总统府”展览研究部部长刘刚认为,《首都计划》既继承中华传统,又吸收西方文明,留下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遗产,奠定了今日南京城的格局。
专家建议,对《首都计划》、《金陵古迹图考》这类对城市影响深远的名著,“树碑”时不但要介绍作者、作品本身,还应概要镌刻其影响价值,以回顾历史,镜鉴未来。
本报记者顾巍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