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读本进南京中小学课堂 12万学生同读

31.12.2014  11:36

        在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前夕,小学版、初中版以及高中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已经全部出齐。昨天,南京全城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含职业高中)12万学生同日开课,共学读本。记者走进全市多处中小学课堂,实地探访了相关课程开课情况。据了解,公祭读本教学一学期共四个课时,今年的课都将在两周内全部上完。

        “小小举证员” “血火记忆

        昨天上午9:05,毗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江东门小学里,五(4)班36名孩子开始了他们第一节国家公祭日读本小学版《血火记忆》课程,南京市教育局副巡视员杨林国与孩子们一同上课。思想品德老师赵丽红一上来就问道:“你们去过江东门纪念馆吗?”孩子们纷纷举手。

        赵老师前两天提前将全班同学分成6个小组,让孩子们充当“小小举证员”,自己搜集相关资料、图片。有的孩子找到了战争的数据,有的孩子找到了幸存者的采访,有的孩子还发现了遇难同胞最多的地点。赵老师点出这节课的主题——“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学生说(余学萍):让我们撞响和平大钟,让世界失去战争,让和平笼罩大地,让人类过上美好的生活。历史使人们牢记在心,历史不准国人淡忘,历史可以让日本人忏悔。让我们放飞和平鸽,让和平飞向世界。

        ●老师说:“没有读本前,五年级的思品课本上册中也有这段历史,但是没有像今天这么全面辩证。我觉得,最重要的主题就是教学生‘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从而‘珍爱和平、圆梦中华’。

        “小组探究” “历史真相

        昨天上午,在南京市二十九中初级中学初二(3)班,学生们正在学习国家公祭日读本初中版《历史真相》,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利明也与学生们一同上课。学生们正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问题进行着讨论。

        “上第一课前,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历史手抄报、老师设置导读问题、小组探究等形式,全体学生已经初读了课本,了解了基本史实。”历史教师陶海燕告诉记者,“今天这堂课,更多的是体现一种情感教育和对历史真相的剖析。”课堂上,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属、该校80岁退休教师阚守洁的一段证言视频更是让不少学生潸然泪下。

        ●学生说(花笑阳):通过读本的学习,充分了解了历史真相,感到了身上流淌着中国的热血与肩上不可推卸的责任。

        ●老师说:读本初中版《历史真相》以重大史实构成的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以点串线呈现历史真相,使初中学生在全面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进一步理解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作为一名历史老师,要把史实真相传递给学生。

        “师生问答” “探究性学习

        在南京市第一中学,高二(10)班的53位学生在历史老师樊世文带领下,手捧公祭读本高中版,进行第一课的学习,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刘莅也坐进课堂听课。两段视频,20多张图片和十多次师生问答式教学,让同学们对南京大屠杀有了深入的认识。

        课堂上,集中展示了全班同学在学习读本前,通过自己的探究性学习对南京大屠杀的全新认识和反思。

        有的学生对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员、抗战史专家戚厚杰进行了专访,分析了77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当局制造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原因。

        ●学生说(朱培鑫):从这段历史中,第一要学会反思历史,让今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第二是因为我们曾经受过创伤,所以中国人民更加热爱和平;第三,对于日本这个国家,不能狭隘地看待它。

        ●老师说:相比以前的历史课本,公祭读本的教学更多地通过活动、阅读材料,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思考。我还在课堂中加入一些去过日本学生的“现身说法”,希望学生能够正视历史,客观地看待日本的过去和现在。

        “太平门集体大屠杀”曾被遗漏 只因“无一生还者

        2007年,南京市政府在太平门附近,竖立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太平门遇难同胞纪念碑”。曾经发生在这里的那场大屠杀,只因为“无一生还者”,而差点被遗漏。但是,真相终究会让罪行显露。

        现场:“集体大屠杀”无一生还

        11月29日上午8时许,南师附中江宁分校的4名孩子跟着家长和老师,来到“太平门遇难同胞纪念碑”,向曾经在这里遭遇屠杀的同胞敬献鲜花。碑文记录了1937年12月13日,发生在太平门的这场大屠杀的经过。

        南京师范大学的经盛鸿教授,是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的专家。他手捧日本女老师松冈环的书——《南京战》,对孩子们说:“抗战胜利后,南京军事法庭认定的‘侵华日军集体屠杀中国军民的地方’中,并没有提到太平门。这里也没有生还者来做证明、证词。”经盛鸿随后指着这本书称,“正是这位日本友好人士松冈环,走访了参加侵华战争的老兵,根据第16师团33联队第6中队的6名老兵口述,以及老兵提供的文字资料发现,当年在南京太平门附近,有一处日军集体屠杀地。”而根据对应的日军资料,日军第16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中将在1937年12月13日的日记记录,“在太平门防守的一个中队长处理掉的,约1300人。

        经盛鸿还让同学们注意纪念碑上的日期,说:“这是南京目前为止,立的最晚的一块‘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经盛鸿对孩子们说:“真相不会被掩盖。

        学生:怎么可以这么残忍?

        发生在太平门的这场“大屠杀”,1300余人无一生还。根据松冈环女士记录的日本老兵的描述,当年日军上级命令将1000多名中国人绑在一起,押到太平门附近的一个地方全部屠杀。屠杀方式有三种,首先是地雷炸,事先在固定的地方埋好地雷,然后逼被抓的中国人往地雷上走。其次是火烧,一些士兵从城墙上往被抓的中国人身上倒汽油。最后一种是刺刀戳。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初一(20)班的梁逸馨说:“他们怎么可以这么残忍的杀人!”初一(3)班的王宏扬在听了这段历史之后说:“他们应该受到惩罚!

        对于学生的疑问和感受,经盛鸿教授说:“历史是不容抹杀的,我们要记住历史,目的不是为了仇恨,而是希望这种惨痛的悲剧不再重现!

来源:  金陵晚报  转自:新华网